
向官府借贷钱物。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其於差出勾当人名下赊请者,并不除放一文。”
“赊请”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基本含义
“赊请”指向官府借贷钱物,属于古代经济活动的特定表述。该词由“赊”和“请”组合而成:
历史文献例证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苏轼的《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其於差出勾当人名下赊请者,并不除放一文。”,表明当时官员向官府借贷后未偿还的情况。
如需进一步了解苏轼原文背景或古代经济制度,可参考《宋史》或相关经济史研究文献。
赊请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向别人借钱或者货物,并且延迟支付。
拆分部首和笔画:赊请的部首是赢,笔画数为9。
来源:赊请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商官》中,用于表示商人向别人借贷并拖延还款的行为。
繁体:赊请的繁体字为賒請。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赊请的写法为,赊以襜,小篆字形为,贾谐于襜。
例句: 1. 他赊请了一笔款项来购买家具。 2. 小明向朋友赊请了一些书籍,他打算以后再还。
组词:赊借、赊购、赊账、请贷。
近义词:赊贷、借款。
反义词:偿还、归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