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恳信奉;衷心信服。《礼记·中庸》:“ 回 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郑玄 注:“拳拳,奉持之貌。”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此拳拳服膺之 颜子 ,必待欲罢不能而后纯。” 王先谦 《<续古文辞类纂>例略》:“生平於师友小善,拳拳服膺,坿书简端,以志永矢。”亦省作“ 拳服 ”。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文理》:“﹝其书﹞以例分类,便於拳服揣摩,号为古文秘传。”
“拳拳服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quán quán fú yīng,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内容解析:
词义解析
出处与典故
源自《礼记·中庸》:“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意为:颜回为人处世,遵循中庸之道,每领悟一条善理,便诚心铭记,永不背离。)
适用语境
例句参考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礼记》、汉典等来源。
拳拳服膺是一个成语,表示对某人或某事虔诚尊敬、恭顺服从的意思。
拳拳服膺的部首是手部的“手”,拆分后每个字的笔画数分别是:拳(10画)、服(8画)、膺(17画)。
《拳拳服膺》出自《左传·庄公十一年》:“民服其心,拳拳服膺。”意指人民对他的心坦诚顺从,表达对他的衷心拥护和敬意。
《拳拳服膺》的繁体字为:拳拳服膺。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但《拳拳服膺》这个词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太大差异。
1. 他对师长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人拳拳服膺。
2. 孩子们对老师的教诲拳拳服膺,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 拳斗(qúan dòu)
- 服务(fú wù)
- 膺(yīng)
- 心悦诚服
- 恭敬顺从
- 心甘情愿
- 不屈服
- 反抗
- 不顺从
媕浅奔衄不得已而用之草衣炒买炒卖痴顽崇大宠昵重温旧业辞巧理拙大穷打算得性刁蛋第一产业独具躲账噩迕方筴方围废水蜂粉过奖过去佛呼呼济代禁典就位激涌镌刻捐献离相莽渺满堂毛铁毛象门齿庙屏茉莉花屏面噼啪蒲梢乾漠清覈清啭栖鸟于泉鹊渚屈漾染尘人人亡物在人苋镕化神舆手急眼快泗沂题画通候兔罝吴会谢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