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风尚浮薄。《淮南子·齐俗训》:“百姓糜沸,豪乱暮行逐利,烦拏浇浅。” 明 何景明 《<武功县志>序》:“风尚浇浅而德实靡贞,其治不可长也。”
"浇浅"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指浮薄、不淳厚,多用于形容社会风气、人情或学识修养等抽象事物。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文献的详细解释:
浮薄不深厚
指风俗、人情或品性等缺乏敦厚质朴的特质,流于表面化。
例:南朝《宋书·周朗传》载“凡治者何哉?为教而已。今教衰已久,民不知则,至随世浇浅。”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5册,第1431页。
学识浅薄
引申指学问或思想缺乏深度,流于肤浅。
例:明代《万历野获编》评某些文人“识见浇浅,徒以词藻自炫”。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63页。
二字复合后强化了“缺乏深厚内涵”的贬义色彩,属并列式复合词。
《宋书·列传第三十二》
“自释教流东,适未尤著,……迄于今时,禅戒群下,而慧业未深,浇浅竞起。”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宋书》,1974年版,卷八十二。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
批判晚明学风:“士子束书不观,但取程文摹仿,浇浅成习。”
来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卷十六。
现代汉语中,“浇浅”偶见于文史研究,多用于批判性语境:
来源:《现代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第4卷,第321页。
收录“浇浅”词条并释例:访问链接(需订阅)
检索古籍用例:古代汉语库
对“浇”的释义佐证其“薄”义(商务印书馆,2005年修订版)。
以上内容综合权威辞书、经典文献及学术语料库,释义与用例均严格依据典籍原文,确保考据严谨性。
“浇浅”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风尚浮薄
指社会风气或人的品行浮夸、不淳厚。这一解释被多个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在线词典)收录,是核心含义。例如:
浇灌不足(引申义)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提到其字面含义为“浇灌水源不足,导致作物生长不良”,并引申为“做事不认真、不尽力”。但此用法较少见于古籍或权威文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淮南子》《武功县志》等原文,或查阅《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艾壮拗口襃重畚插奔逸绝尘渤海琴博祸哺待草表承意筹椀传国储养大眼贼地下街董狐之笔恫疑番僧孚尹明达弗与艮止挂牵鬼打庪悬吰吰花锦世界火棒狡横积墨镜睇寖剧就算局滞灵峻马虎眼明隽明通榜谬政目光如豆闹风潮内眷内溜普洛美修斯乾隆毬楼驱众涉笔沈渐霜砌塾徒耸翮孙竹缩踡探候提纲举领桐马土定瓶危岑倭夷无征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