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拖鞋的意思、拖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拖鞋的解释

[slippers] 后半没有帮的鞋子,一般不用系带子或其它的东西

详细解释

后半截无鞋帮的便鞋。 张天翼 《春风》:“他拖上拖鞋--决计下楼去避开他们一下,好让自己想一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拖鞋"是由"拖"和"鞋"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前字修饰后字,特指一种穿着时脚跟可自由抬起的便鞋。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指"后半截没有鞋帮的便鞋,多在室内穿用"(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其词源可追溯至清代《通俗常言疏证》,记载当时已有"拖鞋"称谓(来源:《通俗常言疏证》中华书局,1958)。

从构造特征分析,拖鞋具有以下核心属性:

  1. 功能性:后部无固定包裹设计,便于穿脱,《汉语大词典》将其描述为"没有后帮的鞋子"(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2. 使用场景:主要适用于居家、休闲等非正式场合,《中国民间服饰艺术》指出其与礼仪性鞋履形成功能互补(来源:《中国民间服饰艺术》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3. 材质多样性:涵盖塑料、棉布、皮质等材料,现代工业发展催生EVA发泡、记忆棉等新型材质(来源:《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在文化符号层面,拖鞋承载着地域特征。岭南地区称"屐",北方多称"趿拉板儿",闽南语系保留"浅拖"等古汉语表述(来源:《中国民俗大系》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网络扩展解释

“拖鞋”是一种专为室内活动设计的鞋类,其特点是便于穿脱,通常不用于户外行走。以下是关于“拖鞋”的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拖鞋”由“拖”和“鞋”组成:

2.功能与用途

3.常见类型

4.文化意义

5.注意事项

若需了解具体材质、品牌或历史演变,可提供更具体的方向以进一步补充。

别人正在浏览...

白角扇剥奠把箱鞭锏编辑程序不治猜愎赤牵敦奬敦礼二乔放映钢尺更其公物乖碍国恩过情裹首海啸山崩毫露红白喜事泓涵火灵箭靶子简察脚丫子径情直遂金昴酒桶剧情空壁锟钢纍人罹惹漫天遍地满心排演槃互品概曝书见竹七断八续切骨犬牙相制热嘈憴憴生旋盛阴沈静十八世疏布水乡四立夙世天地桌蝭母腿曲裢子瓦影龟鱼物联网勿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