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借代的意思、借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借代的解释

[melonymy] 一种修辞方式,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它。如:“红领巾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巾”就是代替“少先队员”

详细解释

修辞学辞格之一。甲乙两种事物性质不同而仍有某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名称来代替甲事物的修辞方法,叫做借代。如: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此借造酒者之名代酒。《三国志·蜀志·马良传》:“ 马良 字 季常 ……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 马氏 五 常 ,白眉最良。’ 良 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此借人之面部特征代人。 宋 陆游 《花时遍游诸家园》诗之八:“常恐夜寒花索莫,锦茵银烛按《凉州》。”此借地名代其地所出乐曲。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不过 黄山谷 虽然不好懂, 宋 诗却终于回到了‘做诗如说话的路’,这‘如说话’的确是条大路。”此借“黄山谷”代 黄山谷 ( 黄庭坚 )的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借代是汉语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指在表达时不直接说出事物本身,而是借用与该事物有密切关联的其他事物来替代的修辞手法。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借代是“用甲事物代替乙事物,甲乙两事物之间有不可分离的关系”,例如以“巾帼”代指女性,或用“社稷”代指国家。

借代可分为特征代本体(如“白胡子”代指老人)、具体代抽象(如“笔墨”代指文章)、部分代整体(如“帆”代指船)等类型。语言学家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借代的核心在于“相关性联想”,需符合“习惯性”和“可理解性”原则。这种手法能增强表达的形象性,例如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中以“朱门”代指富贵人家,既含蓄又富有画面感。

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借代还衍生出固定用法,如“杜康”代酒、“汗青”代史册,这些词汇被《汉语大词典》收录为文化负载词,体现了汉语以简驭繁的表达智慧。

网络扩展解释

借代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其核心在于通过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用替代物指代本体。具体来说:

定义与原理 借代不直接说出事物名称,而是借用与之密切关联的另一事物名称代替。例如用"笔墨"代写作(工具代行为),"白宫"代美国政府(地点代机构),这种关联可能是整体与部分、特征与本体、工具与用途等关系。

主要类型

  1. 部分代整体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用"帆"代船),"手无寸铁"(用"寸铁"代武器)。
  2. 特征代本体
    如"黄发垂髫"(用发色和发型代老人与儿童),"红领巾在做好事"(用服饰代少先队员)。
  3. 工具代行为
    如"无丝竹之乱耳"(用乐器代音乐),"投笔从戎"(用笔代文职工作)。
  4. 材料代成品
    如"金戈铁马"(用金属材料代武器),"青铜器"(用材质代古代器物)。
  5. 抽象代具体
    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用"天下"代国家大事)。

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强调相关性(如"白宫发言"),借喻强调相似性(如"月亮像银盘")。前者是"代而不喻",后者是"喻中有代"。

表达效果

这种手法在古典诗词和现代文学中广泛应用,如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用颜色特征"绿""红"代指叶与花。理解借代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事物间的内在关联。

别人正在浏览...

谤辱备取本将弁言拨乱济危點湯地面地铁第一炮繁法蕃乐附错给禄隔句对汗漫游黑没促怀伏黄面老晦魄徽猷浑备货仓祸谴江际艰勤检摄交爵激讦机伶鬼科扰旷工两政连明彻夜憀亮猎缨緑林豪杰落落緑依依毛疵耐人咀嚼批件披图骞损佥小扫径施鍼石州手线戍火睡思厮台宿雠损公肥私铁笛町畦涕欷吐哺握发无声无色显民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