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尊纡贵的意思、降尊纡贵的详细解释
降尊纡贵的解释
见“ 降贵紆尊 ”。
词语分解
- 降尊的解释 降低尊贵的身分。《礼记·郊特牲》:“大饗,君三重席而酢焉;三献之介,君专席而酢焉。此降尊以就卑也。” 孙希旦 集解:“降主君之尊,以就介之卑,所以敬客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未有私
- 贵的解释 贵 (貴) ì 价钱高,与“贱”相对:贵贱(a.价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无论如何)。春雨贵如油。 指地位高:贵族。贵戚。贵望(尊贵的门第和声望)。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国。贵
专业解析
“降尊纡贵”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指地位高的人主动降低身份,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地位较低的人或处理事务。它体现了谦逊、平易近人的态度。
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
字面拆解与词义分析:
- 降 (jiàng): 本义为从高处落下,引申为降低、放下。在此成语中指降低身份、地位。
- 尊 (zūn): 指尊贵、高贵、崇高的地位或身份。
- 纡 (yū): 本义指弯曲、曲折,引申为屈抑、委屈。在此成语中指放下、屈就。
- 贵 (guì): 指显贵、尊贵,与“尊”意义相近,指高贵的身份地位。
- 因此,“降尊纡贵”字面意思即为:降低自己尊贵的身份,屈抑自己高贵的地位。
-
整体寓意与用法:
- 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身居高位者主动收敛其威严,放下身段,不以势压人,而是以谦和、平等的态度与人交往或处理事情。它强调的是一种主动的、有意识的谦卑行为。
- 常用于形容领导者、长辈、专家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为了某种目的(如体察民情、亲近下属、虚心求教、促成合作等)而表现出平易近人的一面。
- 感情色彩: 通常带有褒义,赞扬这种不摆架子、平等待人的品德。有时也可用于中性描述。
-
词典释义参考:
-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释义,“降尊纡贵”指“旧时指地位高的人主动降低身份俯就”。
- 《中国成语大辞典》的解释更为详细:“纡:屈抑。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或地位尊贵的人自抑身份。形容谦逊自处,不摆架子。”
-
例句示例:
-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情况,这位领导常常降尊纡贵,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们拉家常。
- 作为学术泰斗,他丝毫没有架子,总是降尊纡贵地耐心指导年轻学者。
-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中曾讽刺某些人:“至于大人物,则只要他不摆架子,降尊纡贵,来和我们谈谈,我们便受宠若惊了。”
-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也写道:“他肯这样降尊纡贵,我们当然欢迎。”
网络扩展解释
“降尊纡贵”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àng zūn yū guì,以下是详细解释:
1.释义
指地位尊贵的人主动降低身份,以谦逊的态度与人相处。其中“降”意为降低,“尊”指尊贵地位,“纡”为屈抑、弯曲,“贵”表示高贵身份。该成语强调高位者放下身段,与普通人平等交往的品格。
2.出处与演变
- 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南朝梁简文帝的《〈昭明太子集〉序》:“降贵纡尊,躬刊手掇。”后演变为“降尊纡贵”。
- 近代引用:清代梁启超在《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中提到:“乃实由纡尊降贵,自放弃其贵族之特权,以结欢于处士。”
3.用法与示例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多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适用场景:形容高官显贵或地位崇高者主动亲近民众或参与普通事务。
- 示例:
“连国王乔治三世也不惜降尊纡贵,以推动新的农业经营为乐事。”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降贵纡尊、纡尊降贵(词序不同,含义一致)。
- 反义词:崖岸自高(形容高傲自持)。
5.注意事项
- 读音:“降”读作jiàng,不可误读为xiáng。
- 褒义色彩:常用于褒扬高位者谦逊亲民的行为,而非讽刺。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古典文献或权威词典(如《汉典》)中的详细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白角扇半脱产报李投桃边邑标拔别离兵藏武库,马入华山秉公拨天关黪澹赤族樗鸡催生符蹈袭前人灯草调阴煅石膏敦喻放命繁奓发徵飞涨桴栋附耳射声伏薮高山大川昏鄙魂构教学楼佳树忌忤连泗纸里閈灵栖利足龙争虎斗伦次买地券蟒袍玉带木官蟠幽奇颖入胜善刀而藏赏劳十金丝鞭髫秀頽散土营望白署空维新运动五单于物态乡民邪隧些子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