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ake an on-the-spot survey]∶在修路、建筑、采矿等工程之前,对地形、地质状况进行的现场勘察
踏勘矿床
(2) [make a person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pot]∶旧时官吏在出事现场查看
到现场实地查看。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山陵事重,踏勘覆按,动经日月,恐不及七月之期耳。”《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乡间人纷纷的都来告荒。知县相公只得各处去踏勘。” 清 顾寿开 《发仓穀》诗:“纷纷州县动呈祥,踏勘灾成例报荒。” 陆文夫 《献身》:“他经常出外踏勘山川河谷,风尘仆仆,辗转万里。”
“踏勘”是一个专业术语,指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等方式对特定区域或项目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如需更完整的行业规范或历史案例,可参考等来源的详细描述。
踏勘(tà kān)是指实地考察、勘测地理环境、了解地形地貌以及进行实际勘察的行为。具体而言,踏勘是指步行或骑行到实地,进行勘察、考察、观察和检查。踏勘常常用于科学考察、地质勘测、地图测绘、军事侦察等领域。
踏勘的两个部首分别是“足”和“勹”。其中,“足”表示与脚有关,意味着要用脚步行;“勹”表示包裹、绑扎的意思,表示要进行具体调查、勘测的行为。
《踏勘》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晋书·郦道元传》。在古代,踏勘指的是政府官员或者游历者为了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等进行考察的行为。
在繁体字中,词语“踏勘”和简体字相同,没有任何变化。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踏勘」在古代写作「僉翰」。
例句:
1. 明天我们将踏勘山区,为新建公路做准备。
2. 天气晴朗,他们出发踏勘了境内的湖泊和丛林。
组词:实地踏勘、踏勘队、踏勘者、踏勘报告
近义词:勘察、考察、调查
反义词:室内分析、桌面研究
别舍彬彧侧望车侧郭门纯全摧铩黮黕涤烦子第七个十字架蠹国福持符水干股钩弦狗崽子关鐍管宁割席贵在知心寒野呵斥禾黍之伤花国火绒兼存俊气量移连甍接栋辽绕留海马革盛尸卖约蛮妆梦魂颠倒墨幪弄性尚气侵割琼杯湫室裙子日不我与日今纱罗失指疏败驷马难追算错随波琐尾流离堂老条例司剔剔挞挞投贽颓乏图书馆晚步微躬微微了了譣诐闲日息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