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襆被的意思、襆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襆被的解释

(1).用包袱裹束衣被,意为整理行装。《晋书·魏舒传》:“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 舒 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 唐 宋之问 《桂阳三日述怀》诗:“载笔儒林多岁月,襆被 文昌 事 吴 越 。”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卿若愿往,我先观其家可居,即襆被而往,作一月盘桓何如?” 童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事势至此,殆非即日襆被出馆不可。”

(2).铺盖卷,行李。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一:“至 祥曦殿 ,则禁卫皆已擐甲;乘舆服御,皆已陈列,六宫襆被,皆将升车矣。” 明 张煌言 《北征录》:“导者见村中之遮余,必谓事露,计不返顾,并余襆被亦负之而趋。”

(3).专指被子。 清 曹寅 《凄凉犯·塞柝》词:“寄语可怜子,贫家也有蒙头襆被。”

幞被:用袱子包扎衣被,意为整理行装。 唐 罗隐 《投寄韦右丞》诗:“幞被从谁起,持纲自此新。” 宋 苏轼 《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东来寄食似孤云,幞被真成一宿贫。”参见“ 襆被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襆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动词用法
    指用包袱或布单包裹衣被,整理行装,表示准备出行。例如《晋书·魏舒传》记载“襆被而出”,即形容魏舒整理行装后离开的场景。
    该用法在唐宋诗词中常见,如宋之问《桂阳三日述怀》中“襆被文昌事吴越”,描述文人携带行装赴任的情景。

  2. 名词用法
    可指代铺盖卷或行李,如清代沈复《浮生六记》提到“襆被出馆”,即携带行李离开住所。部分文献中也特指被子。

二、字形与词源

三、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常见于描述官员赴任、文人远行等场景,如“襆被前往”即收拾行李启程。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作为书面语或历史研究词汇。

四、相关词语

总结

“襆被”是一个兼具动作与物品指代的双重含义词汇,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意义,其核心内涵围绕“整理行装”展开,常见于历史叙事与古典文学。

网络扩展解释二

《襆被》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襆被》(fú bèi)是一个汉语词语,用来形容一种冬季的被褥。

拆分部首和笔画

《襆被》拆分为:

部首:衣

笔画:16画

来源

《襆被》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民间。在古代,襆被是一种常见的被褥,主要由棉花、羽毛等材料制成,用于冬天保暖。

繁体

《襆被》的繁体字为「襆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襆被」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保持相似。古时候的写法可能更为繁琐,但意义相同。

例句

1. 冬天到了,我喜欢裹着温暖的襆被入睡。

2. 寒冷的夜晚,他用一条襆被为自己遮挡风寒。

3. 这床襆被是由中国传统手工艺师傅制作的。

组词

1. 解褡襆:指解开褡裢和襆被,表示放下做事。

2. 捧襆:指着襆被,表示赞扬、羡慕。

近义词

1. 被褥:指用于盖在身上或床上保暖的东西。

2. 棉絮:指用棉花等材料填充的被褥。

反义词

1. 空气:指没有被褥或衣物遮挡的状态。

2. 凉快:指没有或少有寒冷感觉的环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