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殊称的意思、殊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殊称的解释

(1).别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 荀渠 ,盖 熊耳 之殊称。”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内篇》:“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2).美誉。 宋 孙觌 《题董令升待制明溪》诗:“先生谿上宅,华榜有殊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殊称是汉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或语用功能的称谓形式,指代区别于常规名称的特殊称号。该词由"殊"(特殊、不同)与"称"(名称、称号)构成复合词,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文献体系。以下从四个维度解析其语义特征:

一、语义构成 "殊"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死也。从歺,朱声",本义为斩首之刑,后引申为"不同、特别"的抽象义(汉典,2023)。"称"在甲骨文中象手持禾秤之形,《尔雅》训作"举也",指衡量后给予的命名(国学大师网,2022)。二字组合形成"特殊命名"的核心语义。

二、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界定为"特殊的称号",强调其区别于普通称谓的独特性(第7卷,1991)。《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补充说明"多用于特定领域或特殊语境下的专门指称"(第3版,2014)。例如《汉书·艺文志》所载"博士"原为通称,后特指儒学教官,即属殊称的典型用例。

三、语用功能 据《称谓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18)研究,殊称在交际中主要承担三类功能:1)标识特殊社会身份(如"太史公");2)强化情感表达(如"诗仙");3)构建专业术语体系(如"伤寒"在医学中的特殊指代)。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语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的案例库中,殊称常见于三类语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非遗传承人")、专业技术职称(如"首席科学家")以及网络文化新词(如"UP主")。这类称谓需经权威机构认定或社会共识认可,具有明确的指称边界。

网络扩展解释

“殊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解释

  1. 别称
    指事物或人物的特殊称呼,即除常用名称之外的另一种称谓。例如:

    •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洛水》中提到“荀渠,盖熊耳之殊称”,说明“荀渠”是“熊耳”的别称。
    •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内篇》中用“改换之殊称”形容《易经》的别名。
  2. 美誉
    表示对某人或某物的特殊赞美与尊崇。例如宋代孙觌的诗句“华榜有殊称”,即通过匾额上的题字表达对“先生溪上宅”的赞誉。

二、字义构成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历史文献中,既可指代事物的别称(如地理名称、典籍别名),也可表达对人物或事物的褒扬性称谓。例如古代文人通过“殊称”赋予山水、居所诗意化的美名。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例证与现代词典释义,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水经注》《文史通义》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办得到褓被綳吊考讯笔偈汃汃栟闾车司马瞅睬春枕词说蹉蹉呆呆邓邓呆老汉登船颠沛流离刁带刁掯颿颿酚酞根捉勾检锅烟子徽绳壶浆驾长浆粥践敭贾生解落及冠进食浸行罝兔拘幽操宽严勑勒垃圾留洋龙腾虎啸猫奴剖心锲梓清浑皂白蜻蜓舟虬屈岐阳之搜沙鹭上口烧燔士官特长腾闪甜迷迷条田帖字无累夏花下记销患小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