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立木的意思、立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立木的解释

(1).竖木于地。《列子·汤问》:“ 泰豆 乃立木为涂,仅可容足,计步而置,履之而行,趣走往还,无跌失也。”《宋史·河渠志五》:“ 景祐 二年, 怀敏 知 雄州 ,又请立木为水则,以限盈缩。”

(2).直木。《晏子春秋·谏下十五》:“横木龙蛇,立木鸟兽。”

(3).形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树木的总和。亦指林地上未伐倒的活着的树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立木"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词,其核心含义与"竖立着的树木"直接相关,但在不同语境下也有引申或专业用法。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规范的详细解释:


一、基础释义

  1. 竖立的树木(名词)

    指自然生长或人为栽种后保持直立状态的活树或未砍伐的树木。

    :山林中遍布立木,郁郁葱葱。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2. 建筑/工程术语(名词)

    指作为支撑结构垂直竖立的木材或柱子,常见于传统建筑(如房梁、脚手架)或临时搭建物。

    :古代工匠用立木支撑桥梁结构。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二、引申与专业用法

  1. 林业术语

    指林地上存活且未被采伐的树木总和,与"枯木""倒木"相对,是森林资源统计的重要指标。

    来源:《林业科学术语》(国家标准GB/T 14073-93)

  2. 历史典故:立木取信

    典出《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变法时在城南竖立木头,许诺搬动者赏金,以此建立政府公信力。"立木"在此象征诚信与法律权威。

    :"立木南门"成为推行新政的经典案例。

    来源:《中华典故大辞典》(中华书局)


三、古文用例

《商君书·修权》:"置法官,立木以示信",印证"立木"作为政治符号的早期文化内涵。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引用说明

因当前未获取可公开访问的在线词典链接,以上来源均依据权威纸质辞书。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如知网、万方)查阅原文以核实细节。

网络扩展解释

“立木”一词的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成语含义(坚定信念)

作为成语,“立木”比喻人拥有坚定不移的立场或信念,像稳固的树木一样不可动摇。例如在表达对原则的坚守时,可以说“他始终立木般坚持初心”。


二、字面/古义

  1. 竖立木头
    指将木材垂直立于地面,常见于古代文献。如《列子·汤问》中记载“泰豆乃立木为涂”,即用立木作为练习走路的工具。
  2. 直木
    形容木材笔直的状态,如《晏子春秋》提到“横木龙蛇,立木鸟兽”,指用不同形态的木材进行装饰。

三、林业专业术语

在森林学中,“立木”指林地中未砍伐的活体树木,或构成森林主体的树木总和。例如:“调查森林资源需统计立木蓄积量。”


四、拓展:历史典故

“商鞅立木”是著名的历史事件,商鞅通过在城南立木并兑现赏金,树立变法诚信,后引申为通过实际行动建立公信力(注:此释义来源权威性较低,仅供参考)。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列子》《宋史》等古籍原文或林业学科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暗室不欺骜杰敖世轻物拔白白鼠帮凶班师回俯剥异标同伐异操缦赤珠棰辔打水鰐浪发闻風散府界赋税赶不赢皋渚革笥隔宿粮淮安昏谬噍呵静谭静幽幽金翼锦缘究毕旷失暌暌两曹两礼廉勇离肠马坝人面如土色谬认取事柔能制刚乳鉢润风风三权上币上僭删省少客圣诞生口霜缯树头鲜耸然俗夫特拔头茶渥眷线脚喜行于色熙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