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陶婴的意思、陶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陶婴的解释

春秋 鲁 陶 门之女。少寡,抚养幼孤,纺绩为生; 鲁 人或闻其义,将求匹。 婴 闻之,乃作《黄鹄之歌》以明志。 鲁 人闻之,遂不敢复求。事见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寡陶婴》。后以“陶婴”为妇女贞节的典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然妖不自兴,因人而兴,亦幽魂怨毒之气,阴相感召,邪魅乃乘而假借之,不然 陶婴 之室,何未闻 黎邱 之鬼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陶婴”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需结合文献记载综合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陶婴”指春秋时期鲁国陶门的一位年轻寡妇。她在丈夫早逝后,独自抚养幼子,以纺织为生。面对他人求婚,她通过创作《黄鹄之歌》表明坚守贞节、不再改嫁的决心,成为古代妇女贞节的典型代表。

二、典故出处

该故事最早见于汉代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后世文献如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也引用此典故,进一步强化了其象征意义。

三、延伸用法

  1. 文化符号:常用于赞颂女性忠贞不渝的品德,如“陶婴之节”;
  2. 文学意象:《黄鹄之歌》成为表达守志决心的经典文本。

四、其他释义说明

部分现代词典(如)提到“陶婴”有“比喻幼稚者”的含义,但这一解释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方言或误传相关,建议以历史典故含义为准。

附:《黄鹄之歌》节选

“悲夫黄鹄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宛颈独宿兮,不与众同。”——以黄鹄自喻,抒发孤贞之志。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陶婴的意思

陶婴是一个中文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无忧无虑、稚气未脱的样子。这个词常常用来描述年幼儿童的天真可爱,或者成年人故意装嫩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陶婴的拆分部首是⺶(瓦字旁)和女(女字旁)。陶的笔画数为4,婴的笔画数为6。

来源和繁体

陶婴这个词源于中国古代文化,早在唐代就有使用。古时候人们常用陶婴来形容年幼的孩子。

繁体字“陶嬰”在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汉字书写中常见,但在现代简化字体中已不使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陶婴的写法有一些不同。陶字在楷书中的古写形式是“韬”,而婴在楷书中的古写形式是“嬰”。这些古代的写法在汉字演变过程中逐渐被改变和简化,最终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形式。

例句

小明是个陶婴,总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

她装得像个陶婴似的,总是扮可爱。

组词

陶醉、婴儿、陶艺、陶瓷

近义词

天真、稚气、童真

反义词

老练、成熟、冷静

别人正在浏览...

摆钩稗官白猿保章彼其沧浪天漕事称嗟撑暑持满崇实当敌倒掷大烟鬼滴水檐对生风旨佛郎机炮负荆赶浪头弓弝攻燔广东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佹诞归口国光鼓鳃寒节扈行降旗江天一色精刮井花水均权鞫正老鵶恋爱亮彻领外六曹马前摩垒呕凤陪哭破的曝阳千重去就之分桑域擅兴寿比南山嗣音叨教天罗地网铜盆帽妄言无休外纤柔贤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