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功的意思、上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功的解释

(1).最高的功绩。《吴子·励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餙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餚席无重器。”《晋书·刘颂传》:“会灭 吴 诸将争功,遣 颂 校其事,以 王浑 为上功, 王濬 为中6*功。”

(2).崇尚劳作或功绩。上,通“ 尚 ”。《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五刑纠万民。一曰野刑,上功纠力。” 郑玄 注:“功,农功。”《管子·问》:“授事以能,则人上功。”

呈报功劳。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孝文帝》:“今臣闻 云中 太守 魏尚 ……斩首上功,误差数级,下之吏, 尚 竟抵罪。”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上功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上功”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个义项:

  1. 最高的功绩
    指在军事或政治领域中取得的卓越成就。例如《吴子·励士》记载,古代军队按功劳分等级设宴,上功者居前列,享受更丰盛的待遇。西晋时期,刘颂评定灭吴将领功绩时,将王浑列为“上功”,王濬为“中功”,体现了这一含义。

  2. 崇尚劳作或功绩(“上”通“尚”)
    此义项强调对农业或功绩的重视。如《周礼·秋官·大司寇》提到“野刑,上功纠力”,郑玄注解“功”为农事劳作,指通过刑罚督促百姓勤于农耕。《管子·问》中“授事以能,则人上功”也表明推崇能力与功绩的理念。

  3. 呈报功劳
    多用于军事领域,指向上级申报战功。汉代应劭《风俗通》记载,云中太守魏尚因上报斩敌数量时出现误差而被治罪,即涉及“斩首上功”的流程。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上功》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上功》是一个成语,意为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或者进步,达到非常高的技艺水平。通常用于称赞某人在特定领域中具有卓越的才能、出色的表现或取得的杰出成就。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上功》这个成语由三个部首组成,分别是“上”、“工”和“力”。它的总笔画数是10画。

来源

《上功》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据传,齐国国君齐威王有一次考察境内,看到一片石头上有一只瓶子,上面刻着“上功”两个字。齐威王非常好奇,以为这是有人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于是询问周围的人。一位经验丰富的农夫解释道:“这个字的意思是指农业领域中的高产和努力所取得的成就。”从此以后,“上功”成为形容取得非常大成就的成语。

繁体

《上功》这个成语的繁体写法为「上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上功》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早期的写法是「竖角」,意为达到非常高的境地或成就。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改变为现在的写法。

例句

1. 他在音乐方面的上功令人钦佩。

2. 这个项目的成功全凭团队的上功。

组词

1. 攻其不备。

2. 功成名就。

近义词

1. 功绩

2. 达成

反义词

1. 失败

2. 落后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