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进草的意思、进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进草的解释

亦作“ 进艸 ”。谓事急不按正常审批手续先施行而后上报奏状。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今登封沛泽,十载一遇,清流高品不沐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紱,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今进草之际,事犹可改。”《新唐书·张九龄传》:“方进草,尚可以改,公宜审计。”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本朝要事对禀,常事拟进入画可,然后施行,谓之熟状;事速不及待报,则先行下,具制草奏知,谓进草。” 清 方以智 《通雅·书札》:“ 唐 宋 有熟状,有进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进草”是一个古代行政术语,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文献中均有明确记载,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在紧急情况下,官员不按照正常审批流程先行实施事务,之后再补交奏状上报朝廷。这种处理方式主要用于应对突发或急需决策的事件。

二、历史背景与用法

  1. 唐代用例
    据《大唐新语·公直》记载,唐时官员在封赏、政策调整等事务中,若遇时间紧迫,会采用“进草”流程。例如,刘肃提到“今进草之际,事犹可改”,说明在奏状未正式提交前仍有修改余地。

  2. 宋代细化
    沈括《梦溪笔谈》将政务分为两类:常规事务需拟“熟状”经皇帝批准后执行;紧急事务则通过“进草”先行处理,再补报奏章。

三、注意事项

四、示例参考

《新唐书·张九龄传》中,张九龄曾劝谏:“方进草,尚可以改,公宜审计”,体现了进草流程的灵活性与时效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进草的意思

《进草》是一个成语,意为进入茂盛的草木中。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或物体深入到生长茂盛的草丛中。此词用以比喻一个人进入了危险或未知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进草》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辶”和“艹”。辶表示“走”的意思,艹表示“草”的意思。

拆分的笔画分别是3画和6画。

来源和繁体

《进草》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礼·春官·大宗伯》:“营室以旧台为之,有门其寝,曰“进草”。意指宫殿中,有人开门放羊入草地。”从此引申为深入草丛。

在繁体字中,进草的写法为「進草」。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逐渐演变过程中,《进草》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这些变化我无法直接提供。您可以参考古代字典或专业文献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例句

1. 他勇敢地进草,寻找着未知的领域。

2. 她小心翼翼地进草,生怕被藏在草丛中的昆虫咬伤。

组词

进草地、进草丛

近义词

进林、入丛、穿草

反义词

退草、出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