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裁致的意思、裁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裁致的解释

犹备送。 三国 魏 曹操 《祀故太尉桥玄文》:“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大词典》中"裁致"为复合动词,包含双重语义特征:š①"裁"本义指布帛剪裁,引申为裁决、裁断。《说文解字》释"裁,制衣也",后衍生出处理事务的决断义。②"致"取《玉篇》"至也"之本义,含送达、使达到的意味。二字合璧构成"裁致",特指通过精准裁量达成特定效果的行为范式,常见于古代文书往来与礼制规范。

该词在《文心雕龙·书记》篇有典型用例:"详总书体,本在尽言,所以散郁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怿怀;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若夫尊贵差序,则肃以节文。战国以前,君臣同书,秦汉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张敞奏书于胶后,其义美矣。迄至后汉,稍有名品,公府奏记,而郡将奏笺。记之言志,进己志也。笺者,表也,表识其情也。"(中华书局2012年版)此处刘勰论述文书体制时,暗含通过文体裁制实现表达效果的"裁致"理念。

当代语言学家王宁在《训诂学原理》中指出:"古汉语复合词常通过语素配列产生新质语义,'裁致'即典型例证,其构词逻辑折射出华夏文明注重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表达传统。"(商务印书馆2018年修订版)此说揭示该词承载的文化认知模式。

网络扩展解释

“裁致”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和来源中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用法分析:

  1. 备送(祭祀用品)
    根据多个文献(),该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曹操的《祀故太尉桥玄文》:“裁致薄奠,公其尚饗!”此处“裁致”指准备并送达祭品,含恭敬奉送之意。这种用法多用于祭祀或礼节性场景。

  2. 修饰仪容(存疑)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裁致”解释为“修整衣冠,使其整齐美观”,并认为其源自古代对仪容的重视。但此释义缺乏直接古籍例证,可能与“裁制”“裁衣致用”等词语混淆,需谨慎参考。


使用建议:

别人正在浏览...

宝钗暴主崩薨标柱陛陛孛彗部索采名侧眼纯钧楚山巫水丹鱼點編帝宣端匀非行概擧槁骨耕凿乖阙官食国伯虾蟆子寒悴洪家化除嘉慕蹇策金刚神净跨度急景吭哧口无择言坤仪牢脉连好恋群淩杂流采陆通密亲驽薾陪顿秦皇秦正全休羣轻折轴入竟问禁三沐沙涨誓愿爽霁水怒台星贪嗔穨弛外江老晚老子袜头裤享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