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強;堅強。 宋 陳師道 《徐州學記》:“﹝ 徐州 ﹞蓋古用武之國,故其人悍堅,恃氣尚力。” 宋 葉適 《胡尚書奏議序》:“﹝ 錢乙 ﹞雖偏廢,而氣骨悍堅,壽八十餘。”
“悍堅”是一個中文形容詞,由“悍”和“堅”兩個字組成,主要形容人的性格剛強、意志堅定,具有不屈不撓的精神。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古代文獻:
現代應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徐州學記》等宋代文本或相關曆史研究資料。
《悍堅》是一個形容詞詞組,意為“勇猛堅決,頑強不屈”。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種品質具有勇敢、堅定且不易動搖的特點。
《悍堅》的拆分部首是“心”和“土”,分别表示與情感、意志相關的部分和表示土壤、土地的部分。
《悍堅》一共有13個筆畫。
《悍堅》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組成,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意義和發音。在這個詞組中,漢字“悍”表示“勇敢、強悍”,漢字“堅”表示“堅定、堅韌”。通過将兩個形容詞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悍堅”的詞義。
《悍堅》的繁體字為「悍堅」。
根據古代文字形态的變化和演變,古時候的《悍堅》有可能以不同的書寫形式出現,但一般以「悍堅」的形式呈現。
1. 他是一個悍堅的鬥士,從不退縮。
2. 這個隊伍以悍堅的意志戰勝了強敵。
3. 他表現出了悍堅的決心,堅持到底。
1. 悍勇:勇猛無畏。
2. 堅韌:頑強不屈。
3. 悍然:果敢、勇猛地。
1. 堅毅:指堅定果斷,毫不猶豫。
2. 剛毅:指剛正堅毅,意志堅強。
3. 剛強:指堅硬堅決,不易被動搖。
1. 膽怯:指膽小、畏縮。
2. 脆弱:指脆弱無力,不堅定。
3. 柔弱:指脆弱而柔軟,不堅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