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的意思、威士忌的詳細解釋
威士忌的解釋
[whiskey;whisky(美)] 一種蒸餾的酒精性液體,它是由糧谷(如黑麥、玉米、大麥或小麥)或馬鈴薯發酵釀制成的,通常含有從40%到50%的酒精
詞語分解
- 威的解釋 威 ē 表現出來使人敬畏的氣魄:威力。威風。權威。 憑借力量或勢力:威脅。威懾。 筆畫數:; 部首:女;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威士忌(英語:whisky/whiskey)是以谷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橡木桶陳釀而成的烈性蒸餾酒。該詞為音譯外來詞,源自蓋爾語"uisge beatha"(意為"生命之水"),經英語演變後形成現代名稱。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威士忌特指以大麥等谷物為原料,通過糖化、發酵、蒸餾并在橡木桶中貯存三年以上的酒類飲品,酒精度通常在40%vol以上。其核心工藝包含麥芽制備、壺式蒸餾、橡木桶熟成三個關鍵環節。
按照《酒類釀造工藝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的分類體系,威士忌可分為:
- 蘇格蘭威士忌:必須使用泥煤烘烤麥芽,代表作如單一麥芽威士忌
- 愛爾蘭威士忌:采用三次蒸餾工藝,口感更為清爽
- 美國波本威士忌:原料中玉米占比需達51%以上,需用全新碳化橡木桶陳釀
- 日本威士忌:融合蘇格蘭技法與本土水源,形成獨特風味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蒸餾酒及配制酒衛生标準》(GB 2757-2012)明确規定,威士忌甲醇含量不得超過0.4g/L,鉛含量≤0.5mg/L,确保飲用安全性。中國酒業協會威士忌專業委員會指出,橡木桶陳釀過程中産生的香草醛、橡木内酯等化合物是形成酒體風味的關鍵物質。
網絡擴展解釋
威士忌(Whisky/Whiskey)是一種以谷物為原料的烈性蒸餾酒,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特征
- 原料:主要使用大麥、玉米、黑麥或小麥等谷物。
- 酒精度:通常為40%-50%vol,以43度左右最為常見。
- 工藝特點:需經曆發芽、糖化、發酵、蒸餾、陳年、混配六大步驟,并在橡木桶中陳釀多年以獲取風味。
二、詞源與文化含義
- 名稱由來:源自拉丁語“Aqua Vitae”(生命之水),後演變為蓋爾語“Uisge Beatha”,最終簡化為“Whisky”。
- 拼寫差異:愛爾蘭和美國寫作“Whiskey”,蘇格蘭和加拿大則用“Whisky”。
- 文化象征:在蘇格蘭和愛爾蘭被視為傳統飲品,常用于慶祝活動或作為珍貴禮物。
三、曆史發展
- 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5世紀,由愛爾蘭修道士将蒸餾技術傳入蘇格蘭。
- 早期用途:15世紀前主要用于制藥和驅寒。
- 産業化:19世紀工業革命推動規模化生産,調和威士忌技術興起(如尊尼獲加、芝華士等品牌)。
四、分類與産地
按産地主要分為四類:
- 蘇格蘭威士忌:泥煤風味顯著,代表産區包括高地、低地等。
- 愛爾蘭威士忌:口感較柔和,多采用三次蒸餾工藝。
- 美國威士忌:以波本威士忌(玉米占比≥51%)為代表。
- 加拿大威士忌:常混合黑麥等谷物,風格清淡。
五、其他信息
- 顔色與風味:從淺琥珀到深琥珀色不等,陳年時間、橡木桶類型及原料配比共同影響最終風味。
- 健康作用:適量飲用可促進血液循環、增進食欲,但需注意酒精攝入量。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細節或釀造技術解析,可參考、13、14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敗覆壁櫃蠶叢鳥道唱書唱引秤毫車輢赤斧醇化待定系數法單幺封箱鳳友鸾交分屍高邃廣大教化主骨力過獎寒洩河海清宴合殺湖南缰靶假讬吉符急脈緩灸繼世忌畏霁雨崛嵂塊兒老馬為駒靈室龍象會陸沉輪驺率多緑袍槐簡毛本黴氣星冥贶明年磨杵作針普測箧中書窮涯豈渠宂流喪家子缫絲廠僧卻崎神服瘦癯頭到外彙券枉墨矯繩碨壘五經掃地笑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