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代相承的統緒。謂傳宗接代,使對祖先的祭祀綿延不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但平生止此兒,用承祧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土偶》:“冥司念爾苦節,故令我歸,與汝生一子承祧緒。”
“祧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祧緒”指世代相承的宗族統緒,即通過傳宗接代延續祖先祭祀的宗法系統。該詞常用于強調家族血脈的傳承,例如清代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描述「用承祧緒」時,即指通過生子延續家族祭祀。
祧(tiāo)
緒(xù)
《聊齋志異》
通過「冥司念爾苦節,故令我歸,與汝生一子承祧緒」等情節,反映古人對延續宗族血脈的重視。
清代龔自珍詩
「宿草敢祧劉禮部」中的「祧」字,亦暗含對學術傳承的比拟。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語言學分析,可參考愛站小工具或漢典網。
《祧緒》是一個比較罕見的詞彙,它指的是家族血統的延續和家風家訓的傳承。在古代中國社會中,祧緒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代表着家族的永久存在和家庭的榮耀。
《祧緒》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示”和“纟”,其中“示”是右邊的部首,表示“神”的意思;“纟”是左邊的部首,表示“繩子”的意思。這個詞總共有14個筆畫。
《祧緒》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原本以繁體字書寫。隨着漢字的簡化,現代漢字中通常以“絪緒”寫作“祧緒”。但在一些特定的場合,仍然可以見到使用繁體字的“祧緒”。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祧緒”通常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組成。“祧”字代表祭祀和奉獻,而“緒”字表示延續和衍生。兩個字組合後,形成了“祧緒”,表示家族血統的延續及其相關傳統儀式。
1. 他将承擔起傳承祧緒的重任。
2. 這個家族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祧緒的傳承。
祧緒的相關組詞有:祧祀、祧廟、祧祖、繼續。
與“祧緒”相關的近義詞有:親族血統、家族傳承。反義詞則可能是:斷絕、絕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