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亥正的意思、亥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亥正的解釋

颛顼曆正月,即周曆十二月或夏曆十月。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五行傳用亥正論》:“ 伏生 自以其時亥正言之。 秦 及 漢 初用顓頊法,以亥為正。”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秦漢亥正記事記言說》:“《陳涉世家》雲:‘臘月, 陳王 至 下城父 , 莊賈 殺以降 秦 。’此記事之詞,臘為亥正,記事之十二月為亥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亥正是古代時辰制度中的特定時間節點,指亥時的正中時刻,相當于現代計時制的晚上10點整(22:00)。其含義可從字源與計時體系兩方面解析:

  1. “亥”的釋義

    “亥”在十二地支中排第十二位,對應十二時辰中的亥時,即現代時間21:00至23:00。在生肖文化中,“亥”代表豬,象征一天的終末與靜谧。《說文解字》釋“亥”為“荄也”,有根基、收藏之意,契合夜間萬物休憩的意象。

  2. “正”的釋義

    “正”在此指時辰的正中點。古代将每個時辰(2小時)分為“初”“正”兩段:“初”為前1小時(如“亥初”為21:00),“正”為後1小時的中點(如“亥正”為22:00)。《漢書·律曆志》載“時所以紀啟閉也”,表明時辰劃分以“正”為節點标志關鍵時刻。

  3. 計時體系與文化背景

    亥正屬于傳統十二時辰制,源于天文觀測與農耕生活需求。古人以日晷、漏刻計時,亥正作為深夜起點,常見于文獻記載作息、儀式或天象。例如《詩經·鄭風》有“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反向印證亥正前後為安寝時段;《史記·曆書》則強調“時以紀農”,凸顯時辰對生活的規範作用。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亥正”是古代曆法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亥正指颛顼曆的正月,即周曆的十二月或夏曆(農曆)的十月。其名稱源于地支中的“亥”對應農曆十月,而“正”表示歲首,因此“亥正”意為以亥月為正月。

二、曆法對應關系

  1. 颛顼曆:以亥月(夏曆十月)為歲首,稱“亥正”。
  2. 周曆:以子月(夏曆十一月)為歲首,亥月對應周曆十二月。
  3. 夏曆:沿用至今的農曆,以寅月(正月)為歲首,亥月為十月。

三、曆史背景

四、文獻與用例

古代文獻中常見以“亥正”指代颛顼曆的歲首,例如《史記·陳涉世家》記載“臘月”(亥正十二月)記事,說明當時曆法體系的實際使用。

五、總結

“亥正”反映了中國古代曆法的多樣性,是颛顼曆的核心特征之一。其背後涉及地支、曆法改革及曆史朝代更疊,對研究古代天文曆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安甯溫泉白虜别府擯诏鼻子下面成和澄觞蟲篆楚醪達才達節當先燈盡油幹滴滴金多話耳級颿樯鳳凰雛分離焚薙伏戎婦師高遠格迕夠用孤恩駭疑漢爵何止洪池虹霓後堤晃爛活銷銷尖酸刻薄驕謇奇函數寂絶寂蔑窘态客戰裈帶髡刑勞什子路子馬背船唇靡徙模度拏事平橋披沙揀金窮皮囚命阙廢熱霧哨卒訟狀膛音宵旰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