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拏事的意思、拏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拏事的解釋

管事,掌權。《蕩寇志》第九六回:“幾日前,我聞知本府 高大老爺 從 東京 來到任,都説有個拏事的門上姓 富 ,叫做 富八爺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拏事(ná shì)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明确職能指向的複合動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古籍用例及現代語義三個維度解析:

  1. 字源解析

    “拏”為“拿”的異體字,《說文解字》釋為“牽引也”,引申為掌握、持取;《康熙字典》标注其音義與“拿”同,屬“手”部,強調動作由手部完成。“事”指事務、職責,二者結合後,“拏事”即指掌握事務、主管職責,常見于古代文獻與現代方言。

  2. 古籍用例

    清代白話小說《醒世姻緣傳》第四十回載:“家裡拏事的是小女”,此處“拏事”明确表達主持家務、管理事務之義。此用法在明清小說及地方志中多見,體現其曆史語用場景。

  3. 現代語義

    現代漢語中,“拏事”保留核心語義,指對事務具有決策權或實際管理權,如“公司由總經理拏事”。該詞在方言(如江淮官話)及正式書面語中仍有使用,但口語中多被“管事”“負責”替代。

權威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拏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詞義
    指“管事”或“掌權”,表示對事務的管理或掌控。例如《蕩寇志》中提到的“拏事的門上姓富”,即指負責管理事務的職位。

  2. 字源與擴展含義
    “拏”本義為抓取、搏鬥(如“拏攫”指搏鬥),後引申為“掌握”“控制”。在“拏事”中,“拏”強調對事務的掌控力。

  3. 文獻用例
    除《蕩寇志》外,元代雜劇《魔合羅》中也有“拏事”的用法,進一步印證其作為“管事”的語境。

  4. 近現代演變
    現代漢語中,“拏”已較少使用,多被“拿”替代,但“拏事”仍保留在古籍或特定方言中,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

  5. 注意區分
    避免與“拿事”(現代常用寫法)混淆,二者含義相近,但“拏事”更具古語色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字典》或《辭源》等權威辭書,以獲取更系統的釋義與例證。

别人正在浏覽...

暗察明訪蔔落踩踐朝日蓮傳帖淡定蕩磨滴笃惡木菲誠風姿宮髽鼓隸國法河東戒洪祚活蹦活跳尖腦殼踐年加壓劫脅旌陽宅矜示覺察開彩開裂抗正瞭望厲兵秣馬力薦馬訟渺無蹤影麋鹿志明豁摩砺以須難阸泥水匠膨脝偏褊品緻千回百折區區此心染須種齒熱導軟飽善法堂審稽師表石片石器師式石作水漉漉歲寒松柏塌坊霞窗小辮子小乖銷澌孝童葉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