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自行拘囚以待處置,表示請罪。《國語·晉語四》:“公子使奉匜沃盥,既而揮之。 嬴 怒曰:‘ 秦 晉 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懼,降服囚命。” 韋昭 注:“囚命,自囚以聽命。”
“囚命”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囚命(qiú mìng)指自行拘囚以等待處置,表示主動請罪的行為。該詞強調通過自我拘禁的方式表達對過錯的認罰态度。
出自《國語·晉語四》:
公子(重耳)使奉匜沃盥,既而揮之。嬴怒曰:“秦晉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懼,降服囚命。
——韋昭注:“囚命,自囚以聽命。”
描述晉國公子重耳因冒犯秦國嬴氏,主動脫去上衣自我拘禁以表請罪。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見于曆史文獻或古文研究領域。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主動認罰”“自我懲戒”等替代表述。
囚命是指被囚禁或掌控生命命運的意思。這個詞通常用于指被關押在監獄或囚車中,或者被迫執行某項任務,喪失了自由和選擇權。
囚命的拆分部首為囗和心,其中囗為包圍部首,心為漢字常用部首之一。囚命的筆畫數為10畫。
囚命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其繁體字為囚命。
在古時候,囚命的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囚命的古字形為「囚命」。
1. 他因犯罪被囚禁,一直過着囚命之身。
2. 在那個封建社會,女性的婚姻往往是囚命一般的束縛。
3. 小明因為不聽話,被父母囚禁在房間裡,一直過着囚命的生活。
1. 囚禁:指把人關押在監獄或其他地方。
2. 囚徒:指被關押在監獄的人。
3. 從囚:指從監獄釋放出來。
1. 束縛:指限制人的行動自由。
2. 禁锢:指限制人的自由,不讓其行動。
3. 囚禁:指把人關押起來。
自由:指沒有受到限制,可以自由行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