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天冠的意思、通天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天冠的解釋

皇帝戴的一種帽子。 漢 蔡邕 《獨斷》卷下:“天子冠通天冠,諸侯王冠遠遊冠,公侯冠進賢冠。”《後漢書·輿服志下》:“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卻,乃直下為鐵卷梁,前有山,展筩為述,乘輿所常服。”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駕回太廟宿奉神主出室》:“上禦冠服,如圖畫星官之狀,其通天冠俱用北珠卷結,又名卷雲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通天冠是中國古代帝王的重要禮冠之一,其含義與特征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定義

通天冠是皇帝專用的冠冕,始于秦代,沿用至清代廢除。其名稱源于冠前的金博山裝飾,象征“與天相通”的寓意,在禮儀場合中地位僅次于冕冠。

二、結構與特征

  1. 形制:高九寸,冠頂直立稍向後傾,以鐵制卷梁為骨架,前部有山形金飾(金博山),兩側帶展筒(筒狀裝飾)。
  2. 裝飾象征:金博山仿照博山爐造型,以黃金制成山嶽狀,表達帝王祈求通神的意願;唐代後增加蟬紋,象征高潔。
  3. 别稱:因前壁高聳如山的特征,隋唐後亦稱“高山冠”。

三、使用場合

主要用于郊祀、宗廟祭祀、朝賀等重大儀式,漢代起成為帝王常服冠飾之一。

四、曆史演變

五、與平天冠的區别

平天冠(平冕)為祭祀專用,冠前垂旒(珠串),而通天冠無旒,且金博山向前傾斜,更顯巍峨。

以上内容綜合了漢代文獻《後漢書·輿服志》、唐代典制記載及考古研究結論,反映了通天冠在禮制中的特殊地位與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天冠的意思

通天冠是指一種古代官員所戴的頭飾,代表着高高在上的地位和權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通天冠的部首為冂,由5個筆畫構成。

來源

通天冠最早源自中國古代的君王制度。君王戴上通天冠後,便象征着天命所歸,代表着無上的權威。

繁體

通天冠的繁體字為「通天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通天冠的漢字寫法為「通天冠」,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古代帝王戴上通天冠,象征着統治着整個天下。

2. 這位官員的通天冠閃耀着金光,彰顯出他的尊崇地位。

組詞

通天冠沒有常用的相關組詞。

近義詞

近義詞:統治冠、王權冠

反義詞

反義詞:庶民帽、平民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