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謙約的意思、謙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謙約的解釋

謙慎檢束。《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後》:“皇後其刻心秉德,毋違先後之制度,力誼勉行,稱順婦道,減省羣事,謙約為右。” 元 袁桷 《王氏先茔碑銘》:“ 玉 嘗一試吏,輒謝去,謙約無表襮。” 王闿運 《<蕉雲山館詩文集>序》:“其自處謙約,而勸人諄篤,純乎德之言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謙約”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和用法:

一、基本含義

“謙約”指為人謙遜且自我約束,強調在言行舉止中保持低調、謹慎的态度。其核心在于謙慎檢束,即通過内在修養達到克己守禮的狀态()。

二、詳細解釋

  1. 謙遜與約束的結合
    該詞不僅指謙虛待人,更包含嚴格規範自身行為的意義。例如《漢書》提到許皇後需“謙約為右”,即要求她以謙卑簡約為首要準則,遵守制度并約束自身()。

  2. 曆史語境中的表現
    在古籍中,“謙約”常形容有德之人的品行。如元代袁桷描述王玉“謙約無表襮”,指其雖有能力卻不張揚;清代王闿運在序文中稱“自處謙約”,強調内斂自持的修養()。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五、現代延伸

在現代語境中,“謙約”可延伸至職場或社交場合,強調在合作中既保持謙遜态度,又恪守契約精神,避免過度承諾()。

網絡擴展解釋二

謙約

《謙約》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謙虛而有約束力的約定。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謙和約。

部首和筆畫

謙的部首是讠,總筆畫數為12;約的部首是約,總筆畫數為7。

來源

《謙約》這個詞的來源并無确切記載。從字面上來看,謙約可能起源于古代官員之間的秘密協議或默契。謙虛作為一種美德,與個人的約束力結合在一起,用來形容言談舉止的規範,并産生了這個詞彙。

繁體

繁體字中的《謙約》為「謙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有變化。對于《謙約》,古代的寫法可能會稍有差異,但總體意義仍然相同。

例句

1. 在籤署合作協議之前,雙方達成了一份謙約,以确保公平和誠信。

2. 他以謙約的态度向長輩請教問題,展示出他的謙虛和尊敬。

組詞

謙虛、約定、虛心、約束、協議、規範。

近義詞

謙虛、謙和、謙遜、謙恭。

反義詞

傲慢、自大、盛氣淩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