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水瓢的意思、水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水瓢的解釋

用對半剖開的葫蘆做的舀水用具。也有用木頭或金屬做成的。 明 沉榜 《宛署雜記·經費下》:“水鬥二個,水瓢十個。” ********* 《死水荒村》:“蝦蟆蹲在甑上?水瓢裡開白蓮?”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五章:“等那個親兵将水瓢送回茅屋走出來時, 闖王 分付一個親兵将攜帶的半袋子豆料倒在狹路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水瓢是一種傳統取水工具,主要用于從水缸等容器中舀水。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定義與用途 水瓢是農村常見的取水器具,通常與水缸配合使用,北方地區也稱作“舀子”。其功能不僅限于取水,還可用于廚房舀取液體(如鐵鍋中的水)。

  2. 材料與制作 • 傳統材質:多由對半剖開的成熟葫蘆制成,需經過曬幹、挖空等工序。 • 其他材質:隨着發展,逐漸出現木制、金屬(如鋁制)水瓢。

  3. 結構設計特點 • 前端為流線型,便于快速舀水。 • 底部鈍尖形曲線設計,可貼合水缸凹部,便于舀盡積水。 • 側壁采用小曲率曲線,增強實用性。

  4. 曆史記載 最早見于明代沈榜《宛署雜記·經費下》,記載為“水瓢十個”,現代文學作品如聞一多《死水荒村》、姚雪垠《李自成》中也有提及。

文化意義 民間諺語“留得葫蘆子,不怕無水瓢”,體現了其在傳統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既是實用工具,也承載着農耕文化記憶。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水瓢

《水瓢》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水”和“瓢”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水”字的部首是“氵”,它包含4個筆畫;“瓢”字的部首是“瓦”,它包含9個筆畫。

來源

《水瓢》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初它是指一種用來舀水的工具。用這個工具可以從水源中舀取一定量的水。

繁體

《水瓢》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水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水瓢》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整體意義和含義相同。

例句

1. 媽媽拿起水瓢舀了一碗清涼的水。

2. 漢字書寫時,要準确地描繪出“水瓢”中的每一個筆畫。

組詞

1. 水壺:裝水的容器。

2. 瓢蟲:一種顔色鮮豔的小蟲子。

3. 水池:儲存水的容器,常見于花園或公園。

近義詞

1. 水盆:一種用來盛放水的淺容器。

2. 水桶:一種用來裝水的大容器。

反義詞

幹瓢:幹燥的瓢,通常指瓢上的水已經蒸發或流失殆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