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丈夫的父母。《呂氏春秋·遇合》:“﹝女父母﹞於是令其女常外藏,姑妐知之,曰:‘為我婦而有外心,不可畜!’因出之。”
“姑妐”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丈夫的父母,即公婆。以下是綜合解釋:
“(女父母)於是令其女常外藏,姑妐知之,曰:‘為我婦而有外心,不可畜!’因出之。”
此處“姑妐”指公婆,因兒媳行為不端而将其休棄。
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本。
《姑妐》是一個漢語詞彙,用來形容年輕的未婚女子。該詞的拆分部首是女子(女)和子(子),由兩個基本的漢字構成。它的筆畫數是15畫。在繁體字中,姑妐的寫法保持不變。
《姑妐》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古代,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對較低,她們的角色主要是負責家務和延續家族血脈。因此,未婚年輕女子的稱謂便被稱為“姑妐”。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姑妐字的構成則稍微有所差異,如“姑”字中的“女”字旁邊有一個“古”字,而“妐”字則由“女”字和“子”字組成。
1. 她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妐,讓人羨慕不已。
2. 這個姑妐一直照顧着老人,非常孝順。
一些與姑妐相關的組詞包括:
1. 姑祖:指父親的姐姐
2. 妐嫂:指兄長的妻子
3. 妐侄:指兄弟的女兒
與姑妐意義相近的詞語有:
1. 少女:指年輕的女性
2. 姑娘:指尚未婚配的年輕女子
3. 閨女:指家中養女
與姑妐意義相反或者補充的詞語有:
1. 婦人:指已婚的成年女性
2. ******:指丈夫去世的女子
3. 老太太:指年老的已婚婦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