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論長説短 ”。
“論長道短”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其詳細解釋:
指議論他人的是非好壞,通常帶有貶義色彩,強調對他人的言行進行主觀評價或指責。該成語結構為并列式(abcd),拼音為lùn cháng dào duǎn。
最早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兩個商議定了,一對兒論長道短。”。此句描寫書中人物背後議論他人,體現了成語的批評意味。
使用時應避免斷章取義或惡意揣測他人,符合語境中的客觀性。如需更全面信息,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權威文學解析。
《論長道短》是一個成語,指的是對事物延長或縮短的評論或評價。它用于形容對某事某物的長短評定和看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論長道短》的漢字拆分部首是論(五筆輸入法:47635),長(五筆輸入法:544),道(五筆輸入法:44544),短(五筆輸入法:55754)。它們的筆畫依次為四畫、十畫、七畫、七畫。
來源和繁體:
《論長道短》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宋代朱子《源學深文》,後來被引申為常用成語。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論長道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成語《論長道短》的一種寫法是「論長遙短」。其中,「遙」是變體字,與現代寫法的「長」相同,表示長遠距離。這種寫法突出了長和短的對比。
例句:
他對這個朋友的問題總是論長道短,挑剔地指出各種不足之處。
組詞:
長久、長進、長大、短暫、短路、短缺
近義詞:
議價、置喙、評論
反義詞:
不評價、對等、公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