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印度 古代高僧。 釋迦 滅後七百年出世于 南天竺 ,為 馬鳴菩薩 弟子 迦毘摩羅尊者 之弟子。著作甚富,為三論宗、真言宗等之祖。其母于樹下生之,因字 阿周陀那 (樹名),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曰 龍樹 。《文選·王屮<頭陀寺碑>》:“ 馬鳴 幽讚, 龍樹 虛求。” 李善 注:“《摩訶摩耶經》曰:有一比丘,名曰 龍樹 ,善説法要。” 五代 齊己 《謝貫微上人寄示古風今體四軸》詩:“謾求 龍樹 能醫眼,休問 圖澄 學洗腸。” 清 曹寅 《高鶴修琴友索贈時寓僧樓即事戲之》詩:“ 龍樹 身多幻, 鴦摩 鬢早斑。”
(2).梧桐樹。 元 馬祖常 《無題》詩之三:“丹穴鳳來龍樹遠,海門魚去蜃樓遙。”
“龍樹”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身份與地位
龍樹(Nāgārjuna)是印度古代高僧,約生于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七百年(公元2-3世紀),被尊為三論宗、真言宗等佛教宗派的祖師。其母在樹下誕下他,故得名“阿周陀那”(樹名),後因“以龍成其道”,故號“龍樹”。
思想與貢獻
他提倡“中觀性空”學說,強調破除一切執着,著有《中論》《十二門論》等經典,對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影響深遠。
古油松(松科植物)
山西澤州縣有一株樹齡800年以上的古油松,因樹身形似遊龍,被稱為“千年龍樹”。其學名為Pinus tabulaeformis,屬松科松屬,具有自愈能力,枯萎後能發新芽。
文學比喻
元代詩詞中,“龍樹”偶指梧桐樹,如馬祖常詩句“丹穴鳳來龍樹遠”,此處借梧桐象征高潔。
以上内容綜合了佛教、植物學及文學釋義,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相關來源。
《龍樹》這個詞是一個中文名詞,表示具有龍形狀的樹木。
根據《康熙字典》,龍樹的部首是龍,筆畫數是19畫。
龍樹這個詞源自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間傳說,龍被視為神秘、神聖和吉祥的象征,而樹木常常被人們賦予各種吉祥寓意。
《龍樹》的繁體字為「龍樹」。
在古代漢字中,龍的形狀可能稍有不同,但整體的形狀和意義基本保持一緻。
樹的古代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差别,但表示植物的基本形狀和概念并未改變。
1. 傳說中,龍樹下的人将永享吉祥幸福。
2. 這座園林裡有一棵美麗的龍樹,吸引了衆多遊客的目光。
近義詞:龍木、龍形樹
反義詞:平地樹、平地
龍角樹、龍爪樹、龍膽樹、龍爺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