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繪修飾。 元 湯式 《一枝花·桧軒為越中沙子正賦》套曲:“但将翰墨褒題,不假丹青繪飾。” 明 李東陽 《重建孔子阙裡廟圖序》:“搆締完整,象設端偉,繪飾華煥,悉臻其極。” 鄭振铎 《蝴蝶的文學(二)》:“甚至于在我們古式的帳眉上,常常是繪飾着很工細的百蝶圖。”
“繪飾”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huì shì,其核心含義是“描繪修飾”。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指通過繪畫、雕刻或色彩添加等方式對物品、作品進行裝飾性美化,使其更具審美價值。例如在藝術品、建築或器物上增添圖案或紋樣。
曆史文獻用例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古籍文獻或藝術類詞典。
《繪飾》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繪”和“飾”兩個字組成。
“繪”字的拆分部首是纟(纟是纖維的漢字部首),筆畫數是7,讀音為huì。它的基本意思是用線或者墨在紙上勾勒、描繪或者裝飾物體,通常是通過繪畫來表現形象。
“飾”字的拆分部首是饣(饣是飯的漢字部首),筆畫數是9,讀音為shì。它的基本意思是給人或物添加裝飾,用以美化、增添其吸引力。
繪飾這個詞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形體演變。在古代漢字書寫方式中,繪飾由于形象鮮明、富有藝術感,常被用于裝飾和美化書法作品和器物。因此,繪飾這個詞語在古代文化中非常常見。
繁體字中,“繪”字用「繪」來表示,“飾”字用「飾」來表示。
在古代,由于書寫工具的限制,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繪飾”為例,古時候的“繪”字的書寫方式更加繁複,而“飾”字的書寫形态也有一定變化。這些變化包括了筆畫的書寫順序和形狀的變動。
以下是一些使用繪飾的例句:
繪飾的組詞包括:繪圖、繪畫、繪制等。
繪飾的近義詞有:裝飾、點綴、附飾等。
繪飾的反義詞有:簡樸、樸素、無裝飾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