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于敬稱他人的鄉裡。 晉 孫楚 《答弘農故吏民詩》:“每歷貴邦,仰瞻泰華,追慕先軌,感想哀嗟。”
(2).用于敬稱他國。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紀事》:“因 中國 折柱缺維,天傾日喪,不甘薙髮從虜,逃避貴邦。”《鏡花緣》第十一回:“ 吳之祥 躬身道:‘原來貴邦天朝!’” 黃興 《複宮崎寅藏函》:“且此次對於貴邦諸多疑惑,表面上似無所可否,而黃6*禍之論,政客、學者中已成為流行名詞。”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貴邦漢語 快速查詢。
“貴邦”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
敬稱他人的鄉裡
用于對他人故鄉或居住地的尊稱,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晉代孫楚在《答弘農故吏民詩》中寫道:“每歷貴邦,仰瞻泰華”,表達對他人鄉裡的敬意。
敬稱他國
用于外交或正式場合中對他國的尊稱。例如清代朱之瑜在《安南供役紀事》中提到“逃避貴邦”,《鏡花緣》中也有“貴邦天朝”的用法。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敬語用法或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漢語詞典》或相關古籍解析。
《貴邦》是一個詞語,通常用來形容國家或地區的富裕和繁榮。這個詞彙可用于表達對一個地方經濟繁榮、人民富有的贊美。
《貴邦》的部首是貝,由貝部和邦字組成。貝部表示與財富、貴族相關的事物,邦字表示一個國家或地區。
《貴邦》共有11畫。
《貴邦》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貴人》一詩中。貴人既是指高貴的人,也可指高貴的國家或地區。
《貴邦》在繁體中是「貴邦」。
在古代,「貴邦」的寫法有時會用「貴邦」と表示。此外,隨着漢字的演化,字形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1. 他對這個國家的未來非常樂觀,相信它将成為一個貴邦。
2. 這個城市的經濟飛速發展,正向着成為一個貴邦的目标邁進。
以下是一些與「貴邦」相關的組詞:
1. 貴族
2. 貴重
3. 邦國
4. 貴人
5. 富庶
與「貴邦」意義相近的詞有:
1. 繁榮
2. 富裕
3. 昌盛
4. 興旺
5. 強大
與「貴邦」意義相反的詞語有:
1. 貧窮
2. 衰敗
3. 蕭條
4. 衰退
5. 弱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