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頹放。《世說新語·雅量》“ 羊曼 拜 丹陽 尹,客來早者,并得佳設” 南朝 梁 劉孝标 注:“ 曼 頽縱宏任,飲酒誕節,與 陳留 阮放 等號 兖州 八達。” 陳田 《明詩紀事丁籤·康海》:“遂放浪自恣,徵歌選妓,於文章不復精思,詩尤頽縱。”
“頹縱”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uí zòng,其核心含義指人的精神或行為呈現頹廢放縱的狀态,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頹縱”由“頹廢”和“縱容”組合而成:
古典文獻中的用例
現代語境中的應用
多用于形容青少年或成年人在物質、感官刺激中迷失自我,忽視社會責任與道德約束的狀态。例如:“他沉迷享樂,日漸頹縱,最終一事無成。”
“頹縱”強調精神與行為的雙重失序,既有對個人意志消沉的批判,也包含對放任行徑的否定。其釋義可通過古典例證和現代語境共同印證。
頹縱(tuí zòng)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為túi zòng。它的意思指某種事物衰落消亡、失去威勢的狀态。也可以形容人風采不再、陷入頹喪的狀态。
頹的部首是風字旁,筆畫數為12畫。
縱的部首是纟字旁,筆畫數為9畫。
頹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篆書,最早寫作㒳,字形中上部分為風字旁,下部分為鬼字旁,象征着風鬼撲落的樣子。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逐漸變化為今天所見的樣子。
繁體字中的頹寫作頹。
古代漢字常常有不同于現代寫法的字形。頹在古代的寫法為㒳,為篆書形态。
1. 我們要努力避免國家陷入頹縱的境地。
2. 長期的荒廢使得這座城市逐漸陷入頹縱。
頹喪、頹敗、頹勢、頹廢、頹靡
衰敗、衰落、泯滅、崩潰、頹敗
興盛、發達、旺盛、繁榮、興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