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愓的意思、悼愓的詳細解釋
悼愓的解釋
憂傷恐懼。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明神禍福,必有徵應……暴病而死,悼惕無已。”
詞語分解
- 悼的解釋 悼 à 悲傷,哀念:哀悼。追悼。悼念。悼亡。悼唁。悼詞。悼惜。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 愓的解釋 愓 à 放蕩:“加愓悍而不順,險賊而不弟焉。” 平。 不憂。 愓 ā 〔愓愓〕走路時身體直而腳步快,如“凡行容愓愓。” 愓 á 〔佚愓〕舒緩;悠閑。 愓 á 玩樂。 筆畫數:; 部首:忄; 筆
網絡擴展解釋
“悼愓”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來源中存在一定差異。綜合搜索結果,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
讀音
多數資料标注為dào dàng(如、3、5),但提到讀音為dào shǎng,并解釋為“悲痛哀傷”。
注:現代漢語中“愓”字有多個讀音(shāng/dàng/táng/yáng),需結合語境判斷。
-
含義
- 憂傷恐懼:多數網頁引《風俗通》中“悼惕無已”,指因悲痛、敬畏神明而産生的憂懼情緒(、2、3、5、6)。
- 悲痛哀傷:認為“愓”含“驚愕”義,組合後形容因悲痛而驚愕的狀态,後演變為單純表達哀傷()。
二、來源與用法
- 文獻出處:最早見于東漢應劭《風俗通·封泰山禅梁父》,原文為“悼惕無已”,指對神明懲罰的憂懼(、2、3)。
- 詞義演變:可能因字形相近,“悼惕”(dào tì)與“悼愓”存在混用,導緻解釋分歧。部分現代資料将其歸為“悲痛”義()。
三、使用建議
- 在古籍閱讀中,建議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 現代使用較少,若需引用,可優先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本,避免歧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說文解字》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悼愓(dào shāng)這個詞意為悲痛、哀傷的心情。它的拆分部首是心和生,總共有12畫。《悼愓》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逍遙遊》中的一句話:“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意為聽說修行有高低之分,技藝有專攻之别,就這樣而已。這句話中的“悼愓”可以理解為人們對這種分别和局限産生的痛苦和不安。在繁體字中,悼愓的寫法保持不變。古時候,悼愓的漢字寫法并不一樣,需要根據上下文具體分析。這個詞可以用來組成其他詞,例如悼愓之情、悼愓地、悼愓不已等。近義詞有哀傷、悲傷、悲痛,反義詞可以是歡樂、喜悅、快樂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