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 崤山 。 崤山 又名 嶔崟山 ,故稱。 宋 曾鞏 《漢武都太守漢陽河陽李翕西狹頌》:“又稱 翕 嘗令 澠池 ,治 崤嶔 之道,有黃龍白鹿之瑞。”參見“ 崤山 ”。
“崤嵚”是一個較為罕見的組合詞,目前未在常規詞典或文獻中收錄為固定詞彙。但可以拆解分析其單字含義:
1. 崤(xiáo) 指崤山,位于今河南省西部,屬秦嶺山脈東段支脈。曆史上著名的“崤之戰”發生于此,是古代軍事要地。該字多用于地名,強調險要地勢。
2. 嵚(qīn) 意為山勢高峻險要,如“嵚崎”形容山路崎岖,也比喻人品高潔脫俗(《說文解字》注:“嵚,山險也”)。
組合含義推測: 可能是文學化表達,指崤山險峻的地勢,或引申為人生/境遇的艱險。例如:“跋涉崤嵚”可理解為跨越險阻。
注意:
《崤嵚》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山峰或山嶺的樣子。這個詞形象地描述了山脈的起伏和峻峭的景象。
《崤嵚》這個字由“山”和“尤”兩個部首組成。它共有15個筆畫。
《崤嵚》是一個古代的漢字,其源于《康熙字典》,并在現代漢字中保留使用。繁體字為「崤嵚」。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幾乎所有字都是以縱向書寫的。所以,「崤嵚」這個詞的古代漢字寫法也是垂直書寫的。具體的字形和現代寫法有些許區别。
1. 山間崤嵚,景色壯麗,令人心曠神怡。
2. 登上崤嵚之巅,俯瞰群山,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 雄偉的崤嵚如同天然的屏障,将這片土地守護得深不可測。
組詞:崤嵚山、崤嵚嶺、崤嵚之巅
近義詞:高嶺、高山
反義詞:平原、低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