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慷慨淋漓的意思、慷慨淋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慷慨淋漓的解釋

淋漓:充盛,暢快。形容說話、寫文章意氣昂揚,言辭暢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慷慨淋漓”是一個中性成語,形容說話或寫文章時情緒激昂、言辭暢快。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拼音為kāng kǎi lín lí,其中“慷慨”指充滿正氣、情緒激昂,“淋漓”形容暢快無阻。整體含義為表達時情感充沛,語言流暢有力。

  2. 出處與用法
    最早見于蔡東藩的《五代史演義》:“先頒發一篇檄文,說得堂堂正正,慷慨淋漓。”。多用于描述演講、文章等場景,結構為偏正式,常作狀語。

  3. 例句與語境

    • 聞一多先生在群衆大會上大罵特務,言辭慷慨淋漓,振奮人心(出自臧克家《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 曹操在詩中表現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雄心,情感慷慨淋漓。
  4. 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慷慨激昂(情感激揚但更側重氣勢)。
    • 反義詞:吞吞吐吐(表達不流暢)。
  5. 補充說明
    該成語強調表達的完整性和情感的真實性,既可用于正面贊揚,也可用于中性描述,如檄文、宣言等正式文本。

如需更多例句或繁體寫法(忼慨淋灕),可參考相關文獻或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慷慨淋漓

慷慨淋漓是一個常用的成語,主要指言辭慷慨激昂、豐富生動,表達淋漓盡緻。下面将對慷慨淋漓這個詞進行拆分、解釋來源以及提供一些例句和相關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慷慨淋漓這個詞由4個部首構成:心(仿形部首)、手(提手旁)、水(水部)、火(火部)。

慷:心+甲(5畫)

慨:忄(3畫)+既(5畫)

淋:氵(3畫)+令(5畫)

漓:氵(3畫)+離(7畫)

來源和繁體

慷慨淋漓最早出現在南朝宋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中。當時描述的是僧人慷慨地布施,慷和慨兩個字在此相互并列出現,意為慷慨。

在繁體字中,慷慨淋漓的寫法不變,仍然是「慷慨淋漓」。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說文解字》及其他古籍記載,古代對于慷慨淋漓的寫法并無明确規定。不過,在不同的古代文獻和碑帖中,可以看到慷慨淋漓的寫法有所差異,多為與現代相同的形狀。

例句

1. 他發表的演講慷慨淋漓,引起了全場觀衆的熱烈反響。

2. 這部電影的情節設置緊湊,台詞慷慨淋漓,引人入勝。

3. 比賽中,他們的隊長發揮出色,慷慨淋漓地帶領全隊獲得了勝利。

組詞

慷慨奮發、慷慨解囊、淋漓盡緻、真情流露、生動活潑。

近義詞

慷慨激昂、慷慨陳詞、慷慨激揚。

反義詞

克制言辭、含蓄克制、含蓄細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