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機械裝置上的轉軸。 林纾 《<百大家評選韓文菁華錄>序》:“ 漢 文能内轉,若 張平子 之製渾天儀,關軸處中,莫究其巧。”
(2).比喻事物的關鍵。 章炳麟 《訄書·訂孔》:“異時 老 墨 諸公,不降志於删定六藝,而 孔氏 擅其威。遭焚散復出,則關軸自持於 孔氏 。”
“關軸”一詞有兩種不同的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成語含義(道教修煉相關)
二、普通詞語含義(機械與比喻義)
注意:兩種含義來源不同,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若涉及修煉或人際狀态,多指成語;若讨論機械結構或抽象核心,則為普通詞語。
關軸(guān zhóu)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關"和"軸"兩個字組成。
關:由"關"字的扁字旁和關字底部的凸字旁構成,它的部首是門,并且由6畫構成。
軸:由"軸"字的車字旁和它的下部左右構成,它的部首是車,并且由10畫構成。
關軸的源自于中國古代的農具。它是一種用于車輛轉動的設備,常見于古代交通工具,如馬車、車犂等。在古代,關軸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組成部分,用于實現車輛轉動的順暢。
在繁體字中,關軸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代的關軸字寫作"關軸",沒有現代漢字的簡化形式,字形較為繁複。
1. 他在車間裡制作了一個精巧的小關軸。
2. 馬車的關軸需要經常保養維護。
1. 關門:關閉門戶。
2. 關鍵:事物中最重要、最關鍵的部分。
3. 開關:用來控制電路開關的裝置。
1. 軸承:支承軸的裝置。
2. 齒輪:用于傳遞動力和運動的圓盤狀裝置。
1. 固定:使物體保持在一定的位置、狀态。
2. 靜止:不動、停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