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堂頭和尚的意思、堂頭和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堂頭和尚的解釋

僧寺住持。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生不免從行者參堂頭和尚至德大師 法本 。”《水浒傳》第九十回:“今因奉詔破 遼 到此,得以拜見堂頭大和尚,平生萬幸。”《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一時三個人,倒像是堂頭大和尚重提作行腳時的風塵,翰林學士回想作秀才時的況味。”亦省稱“ 堂頭 ”。 宋 陳善 《扪虱新話·韓文公與大颠論佛法》:“公明日淩晨遂去,纔到門首,乃遇首座,問:‘侍郎入寺何早?’公雲:‘特去堂頭通話。’座雲:‘堂頭有何言句開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堂頭和尚”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佛教寺院中的核心管理者。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堂頭和尚”在傳統語境中特指僧寺的住持,即寺院的最高管理者(方丈)。其字面意義為“佛堂之首的僧人”,體現了對寺院主持者地位的尊稱。

2.曆史與文獻例證

3.詞義延伸

部分現代解釋(如)提到該詞可引申為“某領域頂尖人物”,但這一用法較少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基于原義的比喻性擴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4.權威性辨析

如需更多文獻例證或佛教職銜體系的相關擴展,可參考《五燈會元》《兒女英雄傳》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堂頭和尚》的意思

《堂頭和尚》是一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外表上看起來很有道貌岸然,但實際上卻并不如此。

拆分部首和筆畫

《堂頭和尚》的拆分部首為「土」和「水」,以及總筆畫數為13。

詞源

《堂頭和尚》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元代文學家鄭清之的《醒世恒言·五鬥米道》中。成語的意思是指和尚在堂前面擺着供桌,看起來虔誠,但實際上供桌上隻放着一個空碗,裡面沒有米。因此,用「堂頭和尚」來形容表面上很虔誠但實際上虛僞的人。

繁體

《堂頭和尚》(堂頭和將)是這個成語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成語《堂頭和尚》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庣頭和尙」(庣頭和尙)。

例句

他天天去寺廟,站在堂頭看起來像個和尚,但實際上他從來沒真正信仰過佛教,是個典型的「堂頭和尚」。

組詞

組詞:和尚、堂頭、堂前、和尚廟。

近義詞

近義詞:裝腔作勢、僞善、假道學。

反義詞

反義詞:真誠、實心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