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為何。《詩·小雅·節南山》:“赫赫 師尹 ,不平謂何!” 鄭玄 箋:“謂何,猶雲何也。”《史記·禮書》:“ 孝文 好道家之學,以為繁禮飾貌,無益於治,躬化謂何耳,故罷去之。” 張守節 正義:“是躬化節儉,謂何嫌耳,不須繁禮飾貌也。”《漢書·禮樂志》:“泊如四海之池,徧觀是邪謂何?” 顔師古 注引 晉灼 曰:“謂何,當如之何也。”
“謂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謂何”意為“如何;為何”,主要用于表達疑問或質問原因、目的。其中“謂”通“為”,表疑問語氣,“何”即“什麼”,組合後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為什麼”或“怎麼樣”。
二、文獻出處與用法
三、使用場景
四、注意區分 部分資料(如)将其歸為成語,但主流辭書(如漢典)僅标注為古漢語詞彙,實際使用中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不同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虛詞詞典》等工具書。
謂何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謂”和“何”。
謂(wèi)這個字的部首是讠,總共有七劃。
何(hé)這個字的部首是人,總共有七劃。
謂何起源于古代漢語,它的意思是“說什麼”或“問什麼”。在繁體字中,謂何的寫法是「謂何」。
古時候,謂何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緻與現代漢字相同。
1. 他謂何人?(他在問什麼人?)
2. 請告訴我你謂何事?(請告訴我你在說什麼事情?)
謂真、謂言、謂語、謂詞
問何、言何
無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