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貫行的意思、貫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貫行的解釋

(1).貫徹實行。《漢書·谷永傳》:“以次貫行,固執無違。” 顔師古 注:“貫,聯續也。謂上所陳衆條諸事,宜次第相續行之,不當更違異也。” 王念孫 《讀書雜志·漢書十三》:“貫,可訓為聯,不可訓為續。今按貫行,猶言服行,謂以次服行之也。《後漢書·光武十王傳》‘奉承貫行’,義與此同。” 宋 宋祁 《代薛參政乞緻仕上皇太後第一表》:“翊長君而在宥,統先烈以貫行。” 清 俞樾 《曾滌生相侯六十壽序為丁雨生撫部作》:“雖跅弛之士,虓虎之将,奉令貫行,罔不肹飾。”

(2).水暢通而行。 清 袁枚 《太傅鄂文端公行略》:“督三省時,疏一切水道: 滇 之 昆明 、 海口 , 黔 之 磁硐 、 八達 , 粵 之 楊 林 諸河,俱宣流貫行,商賈麕至。”

(3).指穿行,通行。 清 阮元 《清遠峽記》:“然而三郡千裡之水,舍此無由入海,觀其曲折夾東貫行之勢,亦奇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貫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三種解釋:

一、貫徹實行

指按照既定原則或計劃持續執行,強調連續性和無違逆性。例如《漢書·谷永傳》記載:“以次貫行,固執無違”,顔師古注“貫”為“聯續”,表示有條不紊地執行任務。宋代宋祁的奏表中也提到“統先烈以貫行”,體現了繼承與執行的雙重含義。

二、水暢通而行

形容水流順暢無阻的狀态,常見于地理或水利相關的描述。如清代袁枚在《太傅鄂文端公行略》中記載疏浚河道後,“商賈麕至”,即通過治理使水流貫通。阮元《清遠峽記》則以“曲折夾東貫行之勢”描繪水勢的連貫性。

三、指穿行、通行

表示人或事物在空間中穿行通過。例如《後漢書·光武十王傳》中“奉承貫行”暗含遵循舊制而行的隱喻,而阮元再次在《清遠峽記》中用“貫行”描述水道的地理貫通性。

該詞既可表抽象的執行力(如政策實施),也可用于具象的自然現象(如水流)或行為動作(如穿行)。不同義項的引用來源涵蓋漢代至清代的典籍,體現了詞彙的曆史延續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貫行(guàn xíng):詞義解釋

《貫行》是一個動詞詞組,主要有以下幾個義項:

1. 穿着行走,貫徹全程。

2. 通過、穿越。

3. 完全實行、執行。

4. 依次行進、巡視。

部首和筆畫

《貫行》的部首是貝,共13個筆畫。

來源

《貫行》的來源比較新,是近現代漢語詞彙。《貫行》由貫和行兩個字組成,貫表示串連、貫穿的意思,行表示行走、進行的意思。結合起來解釋為穿着行走、貫徹全程。

繁體

《貫行》的繁體字為「貫行」。

古時候漢字寫法

貫行的古時候漢字寫法比較複雜,先後出現過多種寫法,如「貫行」「涫行」「貫幸」「貫經幸」等。隨着時代的推移,漢字的書寫規範不斷統一,最終形成了現代的「貫行」。

例句

1. 他目前正在貫行長城。

2. 要想達到目标,必須貫行始終。

3. 他成功地貫行了這項艱難的任務。

4. 法律要求我們貫行憲法。

組詞

貫穿、穿行、行走、執行、實行、巡行

近義詞

貫串、貫穿、全程、始終

反義詞

中途、中斷、停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