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絕的意思、冠絕的詳細解釋
冠絕的解釋
遠遠超過。《晉書·劉琨傳》:“時征虜将軍 石崇 , 河南 黃谷澗 中有園,冠絶時輩。” 宋 柳永 《玉蝴蝶》詞之三:“選得芳容端麗,冠絶 吳姬 。” 清 袁枚 《新齊諧·琵琶墳》:“ 董太史 潮 ,青年科第以書畫文辭冠絶時輩。” 許地山 《危巢墜簡·無憂花》:“她底舞藝本是冠絕一城的。”
詞語分解
- 冠的解釋 冠 ā 帽子:衣冠。冠戴。冠蓋(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冠子。雞冠。樹冠。冠狀動脈。 冠 à 把帽子戴在頭上:沐猴而冠。 超出衆人,居第一位:冠軍。
- 絕的解釋 絕 (絶) é 斷:絕種。絕緣。絕嗣。絕情。絕迹。斷絕。杜絕。滅絕。空前絕後。 盡,窮盡:絕命。絕望。絕境。絕棋。氣絕。 極,極端的:絕妙。絕密。絕壁。絕無僅有。 獨特的,少有的,沒有人能趕上的:絕色
專業解析
“冠絕”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一、核心釋義
“冠絕”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冠”(意為居于首位)和“絕”(意為超越、斷絕)組合而成,表示在同類中超越一切,處于無可比拟的頂尖地位。其核心含義為:
- 超越所有,獨一無二(如“才華冠絕當世”);
- 程度達到極緻(如“風姿冠絕”)。
二、權威詞典出處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定義:“謂出衆超群,獨一無二。”
例證引《晉書·劉琨傳》:“琨詩托意非常,冠絕一時。”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釋義:“遠遠超過同類;居首位。”
标注為書面語,強調其古雅色彩
三、語義分析與用法特征
-
語法功能
- 多作謂語或定語,常與時間/範圍詞搭配(如“冠絕古今”“冠絕一時”)。
- 搭配對象需具可比性(人物、技藝、成就等),如“冠絕群芳”“技藝冠絕”。
-
語體色彩
- 屬書面語,蘊含強烈褒義,用于高度贊頌人或事物的卓越性。
四、經典用例溯源
- 《聊齋志異·聶小倩》:“甯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對人言:‘生平無二色。’適赴金華,至北郭,解裝蘭若……小倩,姓聶氏,十八夭殂。葬寺側,被妖物威脅,役為賤務;腆顔向人,實非所樂。今寺中無可殺者,恐當以夜叉來。”甯慨然代請于燕生,以劍囊懸寝門。果有物如飛鳥堕,囊忽格然一響,大可合篑,恍惚有鬼物,突出半身,攫囊入,囊複如故。甯駭詫。燕曰:“此劍袋也。囊中困此老魅矣。”驗之,果有清水數鬥。甯采臣的膽識與俠義,冠絕全書,體現傳統道德典範。
五、近義辨析
- “冠絕” vs “卓越”:前者強調“唯一性”與“絕對高度”(如“冠絕天下”),後者側重“優秀”但未必唯一。
- “冠絕” vs “魁首”:前者為狀态描述,後者指代排名第一的主體。
參考資料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 《聊齋志異》(中華書局校注本,2015年)
網絡擴展解釋
“冠絕”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uàn jué,其核心含義指在特定領域或時期内超越一切對手,達到獨一無二、無人能及的高度。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 字面理解:“冠”指居于首位,“絕”意為斷絕、超越。合指在競争中徹底超越他人,形成斷崖式優勢。
- 現代用法:多形容人、事物在某一領域(如學術、藝術、技術等)的卓越性,例如“冠絕一時”“冠絕全球”。
使用場景
- 成就描述:強調某人在特定時期的頂尖地位。
例:柳永詞中“冠絕吳姬”,形容女子容貌遠超他人。
- 事物評價:用于突出技術、作品等的獨特性。
例:《晉書》稱石崇的園林“冠絕時輩”,指其設計遠超同期。
古籍例證
- 《顔氏家訓·文章》:“文章之美,冠絕當時。” ——形容文采無人匹敵。
- 《聊齋志異·葉生》:“冠絕當時,而所如不偶。” ——表達才華超群卻命運不濟的對比。
記憶技巧
聯想“冠軍”與“絕頂”,即“冠軍中的巅峰”,幫助理解其“頂尖且難以超越”的含義。
如需更多古籍用例或擴展學習,可參考漢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邊斂标新竪異長沒長驅徑入昌胤充咽川費傳嘴道光钿筐凋殒定于斷續獨守鵝毛兒童之見奉令承教伏首貼耳更易關金觀井孤标獨步還軸含哺黑花蛇黃檗宗溷溷胡羌積草屯糧介操街頭筋退穅糟看見可許魁士黎邑蘆蕩火種馬條條摸娑穆護歌普六茹籤省起限驅邪厮系鐵籤通歡通說投錢外洋頑鑛捖摩緯度地帶性無藉五色相宣相蕩嚣爾潇潇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