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含哺的意思、含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含哺的解釋

同“ 含哺 ”。 晉 葛洪 《抱樸子·诘鮑》:“純白在胸,機心不生。含餔而熙,鼓腹而遊。”《晚清文學叢鈔·說唱文學·論語齊景公待孔子五章彈詞》:“要将那,天下蒼生解倒懸,那一時,童子含餔歌舞日。”參見“ 含哺 ”。


口銜食物。形容人民生活安樂。《莊子·馬蹄》:“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民能以此矣。” 宋 範仲淹 《上大名府主王侍郎啟》:“束兵之伍,樂壽域以何長;含哺之氓,賞春臺之不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含哺”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含哺”由“含”(銜在口中)和“哺”(食物)組成,字面意思為口含食物。常用來形容人民生活安樂、無憂無慮的狀态,例如《莊子·馬蹄》中“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描繪了百姓飽食後悠然自得的生活場景。

二、引申義與文獻引用

  1. 象征社會安定
    該詞多用于描述理想中的太平盛世。如晉代葛洪《抱樸子·诘鮑》提到“純白在胸,機心不生。含餔而熙,鼓腹而遊”,強調百姓無争無慮;宋代範仲淹在《上大名府主王侍郎啟》中也以此詞表達對安樂生活的向往。

  2. 喪葬習俗中的特殊用法
    在古喪禮中,“含哺”指為逝者口中放置珠玉等物的儀式,稱為“含殓”或“含口”。如《說文解字》提到“含殓”時,将“含哺”作為這一儀式的别稱。

三、相關詞彙拓展

四、文化内涵

這一詞彙承載了古代對“小國寡民”理想社會的想象,如《莊子》中通過“含哺”“鼓腹”等意象,表達對自然淳樸生活的推崇,與儒家“大同社會”理念有相通之處。


以上解析綜合了文獻典籍、字義考據及文化背景,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段落,可參考《抱樸子》《莊子》等原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含哺

含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含和哺。

含(hán)為含義,表示含有、包含的意思。含字的拆解是從口旁與原文同音的“木”字旁和從字音鎖定的“千”的正下方的“缶”元傳與從字義來選取的“口”的演變。

哺(bǔ)為哺乳的意思,表示嬰兒喂食的動作。哺字的拆解是從字音上選取的“蔔”的木字簡,和從字義選取的“口”字演變、和從音義鎖定的“甫”的正上方。

含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含哺一詞指的是母親喂養嬰兒的意思。如《詩經·召南》中有一句“君子于女樂,豈不念臧?曷哉含哺!甯論諸童?”。

含哺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比如,在《康熙字典》中,含字寫作䤥,哺字寫作䤦。

以下是含哺的例句:

1. 母親含哺着嬰兒,溫柔地唱着搖籃曲。

2. 這部紀錄片用生動的鏡頭展現了動物含哺幼崽的情景。

3. 孩子哭鬧不止,媽媽心疼地含哺着他,安撫他的情緒。

含哺的組詞如下:

1. 滿含哺乳:形容母親懷抱着嬰兒的年華。

2. 含哺自顧:形容沉浸在自己的快樂中,不顧及他人。

3. 唾液含量:指口腔中唾液的多少。

含哺的近義詞:喂養、哺育。

含哺的反義詞:斷奶、離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