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細鐵棍。頭呈尖形,用以檢查貨物。 魯迅 《而已集·再談香港》:“我拿了鑰匙,走進統艙,果然看見兩位穿深綠色制服的 英 屬同胞,手執鐵籤,在箱堆旁站着。” 魯迅 《而已集·再談香港》:“我取鎖匙略遲,同胞已經捏着鐵籤作将要毀壞鉸鍊之勢,幸而鑰匙已到,始慶安全。”
根據多個來源的釋義,“鐵籤”是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鐵籤指一種細長的鐵制工具,頭部呈尖形,主要用于檢查貨物。這種工具常見于海關或貨物檢查場景,用于戳刺或翻動物品以便查驗(、)。
二、用途與實例 魯迅在《而已集·再談香港》中描述,英屬海關人員曾使用鐵籤檢查行李,通過尖銳的頭部開啟箱包鉸鍊或探測貨物内部(、)。這說明其曆史上作為檢查工具的功能。
三、材質與形态
四、補充說明 當前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現代實際場景中可能已被更專業的檢查工具替代。如需更詳細的語言學解析,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來源1)等權威資料。
鐵籤指的是用鐵材質制作的印章或簽名,一般用于公文、契約等重要文件上的鑒别和确認。它由「金屬」和「籤」兩個詞組成。
在繁體中,「鐵」的字形保持不變。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鐵」的上方常常會有一個「钅」的部首,表示與金屬相關。
1. 我們需要一個鐵籤來确認這份合同的真實性。
2. 這封公函上蓋有市政府的鐵籤。
鐵印、鐵章、鐵印紙、鐵籤字、鐵簽證
鐵印、鐵章
木籤、草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