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光盤的意思、光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光盤的解釋

用激光束記錄和讀取信息的圓盤形存儲載體,分為可擦型、一寫多讀型和隻讀型三類。也叫光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光盤是現代漢語中常用的科技名詞,指利用激光技術存儲數據的圓形薄片介質。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的定義,光盤是“通過光學原理記錄和讀取信息的載體”,主要分為CD(Compact Disc)、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和藍光光盤(Blu-ray Disc)等類型。

詳細解析

  1. 基本含義與原理

    光盤通過激光在表面刻錄微小凹坑(或相變材料)存儲數據,再通過反射光信號讀取信息。其物理結構包含基闆、記錄層和反射層,具有非接觸式讀寫、抗磁幹擾等特點。

  2. 應用領域

    早期廣泛用于音樂、影視、軟件分發(如CD-ROM),後擴展至檔案保存和數字出版領域。例如,國家圖書館采用藍光光盤長期保存古籍數字化資源。

  3. 技術演變

    光盤技術自1982年CD問世後持續升級,DVD(1995年)和藍光光盤(2006年)分别提升容量至4.7GB和25GB以上。近年逐步被雲存儲替代,但在離線備份、版權内容分發等場景仍具優勢。

引用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光盤”的詳細解釋如下,綜合不同語境和用途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作為存儲介質的光盤

  1. 定義
    光盤(Light Disk)是一種利用激光技術讀寫信息的圓形存儲載體,主要用于存儲數字、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數據。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氫離子激光束在介質上形成物理凹坑或改變反射率來記錄信息。

  2. 分類與類型

    • 不可擦寫型:如CD-ROM、DVD-ROM,數據一次性寫入後不可修改。
    • 可擦寫型:如CD-RW、DVD-RAM,支持多次擦除和重寫。
      相較于早期軟盤,光盤憑借更大容量(如DVD單面可達4.7GB)成為主流存儲媒介。
  3. 結構與技術
    由盤基、存儲介質(如聚碳酸酯)、反射層和保護層構成。信息以螺旋形紋迹存儲,通過激光頭讀取凹坑與平面的反射差異還原數據。


二、其他語境中的“光盤”

  1. “光盤行動”
    指2013年發起的公益活動,倡導節約糧食、避免餐飲浪費,後成為社會熱詞。例如“吃光盤中食物”。

  2. 成語用法
    古漢語中,“光盤”比喻圓滿完成任務且無缺憾,如明代文獻記載的“一光盤,無一缺憾”。


如需進一步了解存儲技術細節或公益活動背景,(技術原理)或(社會行動)。

别人正在浏覽...

擺置拌嬌邊饟辯證跛足從事不硋步屈長命縷觇觎差稅弛曠抽撥出母瘁瘅耽遲多佛爾海峽二蜀訪勝沸然風骨峭峻蝮鸷高研節義井斜抗首诳取酷法勞頓斂去立品六瑩俚語龍煙落葬緑玉君漫爛扪心無愧眄視眇冥念奴嬌鳥烏搦筆譬旨萋菶青塘曲防散館上考生産操深辜蛇瘴世名師心私簿醍齊土地入股外間望族溫藉鮮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