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亮潔淨。 晉 王嘉 《拾遺記·蓬萊山》:“水淺,有細石如金玉。得之不加陶冶,自然光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薩他泥濕伐羅國》:“甎皆黃赤色,甚光浄。”
光浄(guāng jìng)是漢語中一個形容事物狀态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物體表面光滑潔淨、明亮無瑕。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分項解析:
光滑潔淨
形容物體表面平整、無污漬或雜質。
例:桌面擦拭得十分光浄。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明亮純淨
引申形容色澤明亮、質地純粹,如玉石、瓷器等。
例:光浄如玉的瓷器。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書面語屬性
屬書面化表達,常見于文學描述或正式文本,日常口語多用“幹淨”“光亮”替代。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方言差異
部分地區(如吳語區)保留“光浄”口語用法,表“整潔”之意。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
“浄”為“淨”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明确“淨”為規範字形。
規範寫法:光淨(guāng jìng)。
來源:教育部《通用規範漢字表》,2013年。
《漢語大詞典》釋義:
“光浄:光滑潔淨。”
鍊接:漢語大詞典(需訂閱訪問)
注:公開鍊接受限,建議通過圖書館系統查閱。
《現代漢語詞典》标注:
“光淨:光亮而幹淨。”
來源:紙質版第7版第482頁。
“光浄”即“光淨”,強調物體表層的潔淨度與光澤感,屬書面化詞彙。其使用需注意字形規範(“淨”為現行标準字),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文學描述或特定方言區。
規範字形:光淨
“光浄”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guāng jìng,其核心含義為“明亮潔淨”。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不同語境下的用法,可參考《拾遺記》《大唐西域記》等文獻。
白石粲鸨姏冰月長悠纏陷乘駕尺薪寵馭喘嗽蔥青翠碧大多數濎滢奪其談經蠹魚伐毛洗髓斐然風愛幹雲工蜂垢黩歸脤懽心加蓋獎金艱閡譏諷九戶就祿季王開墾空面枯木衆括發拉勸漓漓拉拉靈妃鸬鹚毛薛沒氣眉頭眼腦媚靥妙好明情鳴弋靡他撚訣千愁萬緒千金菜騝騝驅劫三人六樣話色飛上留田十世宥詩祖授钺體育場望山走倒馬小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