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乘車。 唐 陸廣微 《吳地志》:“ 夏駕湖 , 壽夢 盛夏乘駕納涼之處。”
(2).乘坐。 隋 蕭岑 《櫂歌行》:“桂酒既潺湲,輕舟亦乘駕。”
(3).構架。建屋時,材木相架聯結。《淮南子·本經訓》“大構駕,興宮室” 漢 高誘 注:“駕,材木相乘駕也。”
“乘駕”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指乘坐車馬等交通工具的行為。如唐代陸廣微《吳地志》記載:“夏駕湖,壽夢盛夏乘駕納涼之處”,描述吳王壽夢乘車至湖邊避暑的情景。
泛指搭乘或駕馭某種載具,涵蓋更廣泛的對象。例如:
特指古代建築中木材的架設與連接方式。如《淮南子·本經訓》提到“大構駕,興宮室”,漢代高誘注解為“材木相乘駕”,即通過木材的層疊結構搭建房屋。
乘駕是一個動詞短語,指的是乘坐、駕駛或搭乘交通工具。
乘駕的部首為馬,拆分成馬和呥兩個部分。其中,馬的部首為馬,呥的部首為口。
乘駕的總筆畫數為11個,其中馬有10個筆畫,呥有1個筆畫。
乘駕這個詞的來源于《說文解字》,它是一個古代漢字字典,由東漢末年的許慎編纂完成。乘的本義為騎在上面,駕的本義為駕馭。
乘駕的繁體字為「乘駕」
在古代,乘駕的漢字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例如,乘有時部,駕有馬部,這些變體有「乗駕」、「乘駕」等寫法。
1. 他乘駕一輛出租車去機場。
2. 昨天他駕車乘客去旅行。
1. 乘坐
2. 乘客
3. 駕駛
4. 駕車
1. 搭乘
2. 乘坐
3. 趕車
1. 徒步
2. 步行
3. 旅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