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束發。指服喪。《儀禮·聘禮》:“出袒括髮。入門右,即位踴。”《梁書·孝行傳·荀匠》:“自括髮後,不復櫛沐,髮皆脫落。”
(2).束發。指受刑。《漢書·王嘉傳》:“罪惡雖著,大臣括髮關械,裸躬就笞,非所以重國褒宗廟也。”
“括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區别,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束發指服喪
指古代喪禮中,親屬将頭發束起以示哀悼。例如《儀禮·聘禮》提到“出袒括發”,《梁書·孝行傳》中也有“自括發後,不復櫛沐”的記載。
束發指受刑
指犯人受刑前束發,象征即将接受懲罰。《漢書·王嘉傳》記載:“大臣括髮關械,裸躬就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詳細出處,可查閱《儀禮》《漢書》等文獻,或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括發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捆束起來的頭發。它的拆分部首是手,意為人的手的形狀。它的筆畫數是9畫。
括發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婦女發飾形态。由于古代婦女通常将頭發編織成發飾,常常用帶子或是細繩将頭發束起來,所以形成了括發這個詞。
在繁體字中,括發這個詞的形态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殷商時期的金文和甲骨文,括發這個詞的寫法為“⿰手發”。這種寫法是“手”字放在“發”字的上面,形狀類似于手撥動頭發的樣子,表達了将頭發捆束起來的意思。
1. 媽媽今天把我的長發括發了,讓我顯得更加整潔。
2. 在古代婦女的婚禮上,新娘會用細帶子将頭發括發,象征着結婚之後的純潔和安定。
組詞:束發、梳發、盤發
近義詞:梳妝、發辮、紮發
反義詞:散發、披發、松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