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表的意思、國表的詳細解釋
國表的解釋
一國的表率。《三國志·魏志·陶謙傳》“﹝ 趙昱 ﹞以忠直見疏”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後漢書》:“﹝ 趙昱 ﹞舉孝廉,除 莒 長,宣揚五教,政為國表。”
詞語分解
- 國的解釋 國 (國) ó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
- 表的解釋 表 (⑤錶) ǎ 外部,外面,外貌:表面。外表。儀表。表象。表層。表皮。 顯示:表示。表态。表征。表達。表露。表演。表情。略表心意。 中醫指用藥物把感受的風寒發散出來:表汗。 分類分項記錄事物的文件:
網絡擴展解釋
“國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傳統解釋:指“一國的表率”,即在國内具有典範作用的人物或事物。例如《三國志》中提到的趙昱因推行教化、政績突出,被贊為“政為國表”。
- 現代引申: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國家形象或聲譽在國際上的代表”,但此用法未見于古籍。
2.詞源與出處
- 最早出自《三國志·魏志·陶謙傳》裴松之注引謝承《後漢書》,原文為:“宣揚五教,政為國表”,描述趙昱通過推行儒家倫理成為國家典範。
3.使用場景
-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正式語境,強調個人或政策對國家治理的示範作用。
- 現代語境中若使用“國際代表”含義,需結合具體上下文,避免與傳統釋義混淆。
4.近義詞與反義詞
5.注意事項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常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若需表達“國家象征”,更推薦使用“國徽”“國旗”等明确詞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三國志》原文或權威曆史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