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好的意思、同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好的解釋

[people with the same hobby] 有相同愛好的人

詳細解釋

互相友好,共同交好。《左傳·僖公四年》:“ 齊侯 曰:‘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

(1).謂志趣相同。 漢 蔡邕 《郭有道林宗碑》:“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懷哀悼。” 魯迅 《集外集拾遺·<奔流>凡例五則》:“本刊揭載關于文藝的著作,翻譯,以及紹介,著譯者各視自己的意趣及能力著譯,以供同好者的閱覽。”

(2).指志趣相同的人。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雖未能藏之於名山,将以傳之於同好。” 宋 陳師道 《寒夜有懷晁無斁》詩:“同好共城郭,十日不一顧。” 沉從文 《<沉從文散文選>題記》:“至于我這兩本習作,能看做探路打前站的哨兵紀錄,對家鄉同好起點參考作用,就足夠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同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讀音:tóng hào(注音:ㄊㄨㄥˊ ㄏㄠˋ)。
  2. 詞性:
    • 名詞:指有相同愛好或志趣的人。
      例:曹植《與楊德祖書》中“傳之于同好”,即指将作品分享給志同道合之人。
    • 動詞:表示共同喜好或志趣相投。
      例:《左傳》中“與不穀同好如何”指國家間建立共同友好的關系。

二、用法演變

  1. 古代語境:

    • 多用于描述人際或國家間的友好關系,如《左傳》中齊侯提議“同好”以延續邦交。
    • 也指文人間的志趣相投,如蔡邕碑文中“四方同好之人”表達對逝者的哀悼。
  2. 現代用法:

    • 常見于興趣團體名稱,如“漫畫研究同好會”,指因共同愛好形成的組織。
    • 魯迅提及“同好者的閱覽”,強調文藝作品面向特定興趣群體。

三、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例證或現代用例,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好

同好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同和好。其中,“同”是左右結構的部首,表示相同、一緻的意思;“好”是一個簡體字,表示喜愛、善良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分别為“冂”和“三”。

“同好”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時使用“同好”這個詞主要是形容志趣相投、共同愛好的人。繁體字中“同好”的寫法為“童魷”,魷字表示形狀奇異的魚,用來表現同好之間的特殊感情。當然,在漢字演變過程中,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古時候,“同好”的寫法可以采用另外一種形式,即“同好以自寫”的寫法,這種寫法通常在詩歌中出現,表示同好給人帶來的自得之樂。

以下是使用“同好”的例句:

1. 他們是同好,一見如故。

2. 我們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可以稱為同好關系。

一些以“同好”為核心的組詞有:

1. 同好會:志同道合的人組成的一個團體。

2. 同好者:指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

近義詞可以是“志同道合”,這個詞語也表示志趣相投、喜好相同。

反義詞可以是“唱反調”,這個詞語表示與他人意見不合、持相反立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