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燧石的意思、燧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燧石的解釋

[flint;chert] 一種礦石,黃褐色或黑色,質地堅硬。古代用來取火,現代工業中用做研磨材料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燧石是一種質地緻密堅硬、主要由隱晶質石英(SiO₂)組成的沉積岩,通常呈灰、黑、褐等顔色,具貝殼狀斷口,碰撞時能産生火花。其名稱源于古代用作取火工具的特性。

一、基本釋義與特性

  1. 礦物成分

    燧石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SiO₂),屬于隱晶質石英變種,常含有微量氧化鐵、有機質等雜質。其莫氏硬度約為7,與石英相當,密度約2.6 g/cm³,具有極高的耐磨性和化學穩定性。

    來源: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礦物數據庫

  2. 形态與成因

    多呈結核狀、層狀或團塊狀産于石灰岩、白垩等沉積岩中,通過矽質在海底或地下水環境中緩慢沉澱形成。典型特征包括貝殼狀斷口和蠟狀光澤,敲擊時易産生鋒利斷片。

    來源:《地質學大辭典》(地質出版社,2005年)

二、曆史應用與文化意義

  1. 取火工具

    燧石因摩擦或撞擊時易迸發火星,自舊石器時代起被人類用作取火工具,常與黃鐵礦、火鐮配合使用。古籍《淮南子·本經訓》載:“鑽燧取火,以化腥臊”,印證其早期應用。

    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古代生活用具”專題

  2. 石器制作原料

    因其堅硬且易加工成鋒利刃口,燧石是史前時期制作刮削器、箭镞、刀斧等工具的核心材料。考古學中“細石器文化”即以燧石精細加工為典型特征。

    來源:《中國考古學·舊石器時代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三、現代用途與地質價值

  1. 工業應用

    現代工業中,燧石用作陶瓷胚體增強劑、磨料及矽鐵合金原料。其高純度變種(如碧玉岩)可加工為工藝品。

  2. 地層學研究标志

    燧石層在全球多地奧陶系、白垩系地層中廣泛分布,成為地質年代劃分和古環境重建的關鍵指标層。

    來源:《沉積岩石學》(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年)

網絡擴展解釋

燧石(又稱火石或打火石)是一種矽質沉積岩,主要由隱晶質石英(二氧化矽,SiO₂)構成。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特性

2.地質分布與分類

3.曆史與用途

4.文化意義

燧石是定義石器時代的關鍵材料,其獲取甚至推動了古代貿易與遷徙。盡管現代已被其他材料替代,但其名稱仍沿用為“打火器”的泛稱。

參考資料

更多細節可查看相關來源:(全球百科)、(金投網)、(OpenGMS)等。

别人正在浏覽...

半恰賓桹寵育楚絃刺戟存神宕逸豆餅鈍顔泛濆翻書發照官辦管顧鴻抱家用幾椟疾厄驚恠浸劑積閏計算譏興娟娟倔僵狂勷夔卨來複攔當練染馬文暮景破例牽挂強中切韻輕聲青蠅窮涯榷鐵壬佞人聲鼎沸人世三年化碧上啓殺身之禍恃賴拭玉失足厮守太陽年跳布劄佻橫提育土着王侯畏慄違質毋或小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