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尊貴顯要。亦指尊貴顯要之人。《晉書·杜預傳》:“ 預 在鎮,數餉遺 洛中 貴要。或問其故, 預 曰:‘吾但恐為害,不求益也。’”《宋書·王景文傳》:“人居貴要,但問心若為耳。” 宋 司馬光 《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銘》:“然不能與世浮沉,平視貴要若無人,故所至齟齬。” 清 唐孫華 《哀吳振西進士》詩:“吾觀誇毗子,幹名類非真;行卷鑽貴要,匍匐冒埃塵。”
(2).謂人品清貴,言語簡要。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殷中軍 道 右軍 :‘清鑒貴要。’”
“貴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尊貴顯要的地位或人物
指身份尊貴、地位顯赫的人或事物。例如《宋書·王景文傳》提到“人居貴要,但問心若為耳”,強調身處高位者的自我省察。該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如《晉書·杜預傳》記載杜預饋贈洛陽權貴的典故,體現對顯赫階層的描述。
人品清貴,言語簡要
形容人品格高潔、言辭精煉。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中評價王羲之“清鑒貴要”,即為此意。這一用法更側重個人修養與表達風格。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用例,可參考《晉書》《宋書》等文獻來源。
“貴要”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來形容事物的重要性、優先級高或者價值昂貴。它的意思可以解釋為重要、尊貴、珍貴。
“貴要”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貴”字的部首是“貝”字旁,意為財富、珍寶;“要”字的部首是“門”字旁,意為門的意義。整個詞語共有13個筆畫。
“貴要”一詞最早可追溯到《易經》中:“貴有言,舟夫貴漁爻。貴有言,貞吉。”表達了言語和行為的重要性。此後,“貴要”逐漸用來形容事物的優先級或重要性。
在繁體字中,“貴”字的寫法是“貴”,“要”字的寫法是“要”,整個詞語寫作“貴要”。
在古漢字中,漢字“貴要”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貴”字在古代寫作“貴”;“要”字在古代寫作“腰”,意為重要之物位于肚臍附近。
1. 這份合同的内容非常貴要,過一下就可以籤字。
2. 在這個項目中,她擔任了貴要的領導角色。
3. 這次考試的内容包括了很多貴要的知識點。
組詞:貴族、要求、貴人等。
近義詞:重要、尊貴、重大。
反義詞:卑微、不重要、普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