缊褚的意思、缊褚的詳細解釋
缊褚的解釋
缊袍。用碎麻或舊絮制的冬衣。 方薰 《山靜居詩話》十三引 清 杭世駿 《喻偷兒》詩:“壺尊尚貯前村酒,緼褚纔離稚子身。”
詞語分解
- 缊的解釋 缊 (緼) ù 亂麻;舊絮。 亂。 古通“蘊”。 缊 (緼) ū 〔絪缊〕古同“氤氲”。 (緼) 缊 (緼) ē 赤黃色。 饒。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褚的解釋 褚 ǔ 用絲綿裝衣服。 囊袋。 古同“儲”,貯藏。 古代覆蓋棺材的紅布:褚幕。 筆畫數:; 部首:衤;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缊褚”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 拼音:wēn chǔ(或根據部分資料讀作 yùn chǔ)
- 本義:指用碎麻或舊棉絮制成的冬衣(即“缊袍”)。例如清代杭世駿的詩句“緼褚纔離稚子身”中,“缊褚”即代指粗陋的冬衣。
詳細解析
-
詞源與結構
- “缊”原指亂麻、舊絮,“褚”指絲綿或包裹衣物的口袋,組合後引申為以廉價材料制成的禦寒衣物。
- 在古籍中多用于描寫貧寒者的衣着,如《山靜居詩話》引用的詩句,通過“缊褚”暗喻生活清貧。
-
可能的引申含義
- 有資料提到“缊褚”可比喻“不合時宜的禮物”(如查字典網頁解釋),但此用法較罕見且缺乏廣泛文獻支持,需謹慎使用。
使用示例
- 古文引用:
“壺尊尚貯前村酒,緼褚纔離稚子身。”——清代杭世駿《喻偷兒》詩
(通過“缊褚”與“壺尊”對比,凸顯生活拮據。)
注意事項
- 讀音争議:部分工具書标注為“wēn chǔ”,但“缊”在《漢語大詞典》中更常見讀音為“yùn”(如“缊袍”),建議結合語境選擇發音。
- 現代應用:該詞罕用于日常交流,多出現于文學或曆史研究場景。
如需進一步驗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缊褚
缊褚是一個古代漢字,它的意思是幾束綁在一起的麻或棉,也可以指人縫制的細褶皺衣物。
缊褚的拆分部首是“纟”和“衣”,其中“纟”是紡織品的意思,“衣”表示與衣物相關。這個字共有16畫。
缊褚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獻《字彙》。在古代,它經常用來形容一種細節繁瑣,有很多層次的情況。
缊褚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化字保持一緻,都是“纟”和“衣”組成。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缊褚在古代寫作“緼褚”。這種古代寫法是由于字符的演變和書寫風格的變遷所造成的。
以下是一些關于缊褚的例句:
1. 這條裙子的缊褚繁複而精緻。
2. 那個繡娘手工精湛,紋樣缊褚。
3. 麻繩纏繞成缊褚,方便攜帶。
一些與缊褚相關的組詞包括:
1. 缊帛:指細褶皺的絲綢。
2. 缊綿:形容綿延不斷。
3. 缊缊:形容繁瑣、複雜。
缊褚的近義詞包括細褶、皺褶等,而反義詞則可以是平整、光滑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