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缊褚的意思、缊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缊褚的解釋

缊袍。用碎麻或舊絮制的冬衣。 方薰 《山靜居詩話》十三引 清 杭世駿 《喻偷兒》詩:“壺尊尚貯前村酒,緼褚纔離稚子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缊褚是古代漢語中表示粗陋衣物的複合詞,由“缊”和“褚”二字組成,具體釋義如下:

一、單字釋義

  1. 缊(yùn):指亂麻或陳舊絲絮。《漢語大詞典》記載其本義為“新舊混合的絲綿”,後引申為“以亂麻為絮的衣袍”,如《禮記·玉藻》雲“缊為袍”指代貧者所服。
  2. 褚(zhǔ):通“儲”,原指用絲綿填充衣物。《說文解字》釋為“衣裝也”,《漢書·南粵王傳》顔師古注“以綿裝衣曰褚”。

二、複合詞釋義 “缊褚”指用陳舊絲絮或麻絮填充的粗劣衣物,多用于形容貧寒者的穿戴。例如明代方以智《通雅·衣服》提到“缊褚敝衣,寒士之服”,強調其材質粗陋、保暖性差的特點。

三、文獻用例 該詞可見于古代典章制度類文獻,如《宋史·輿服志》記載官員服飾規制時,常以“缊褚”對比華服,凸顯階級差異。清代考據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亦引此詞佐證古代服飾制度。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年版;《宋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缊褚”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詳細解析

  1. 詞源與結構

    • “缊”原指亂麻、舊絮,“褚”指絲綿或包裹衣物的口袋,組合後引申為以廉價材料制成的禦寒衣物。
    • 在古籍中多用于描寫貧寒者的衣着,如《山靜居詩話》引用的詩句,通過“缊褚”暗喻生活清貧。
  2. 可能的引申含義

    • 有資料提到“缊褚”可比喻“不合時宜的禮物”(如查字典網頁解釋),但此用法較罕見且缺乏廣泛文獻支持,需謹慎使用。

使用示例


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驗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哀哽避骢馬避花骢塵滓扯氣赤實慈讓大案打拷黕黮怪戾姑娘漢制嚎嚷呼謈回壑加減獎賞绛霄樓膠膠節斂機行聚納鈞帖狼抗累次兩頭兩頭白面離本僥末骊目例行公事買山錢賣威孟姜女民信局目數鬧腮胡逆反心理弄狎搒棰飄翔迫陿遷讓七步八叉啓丐岐岐欺壓七月七喪次少禦時值順門堂幅貪驩天從人願退紅未第無丁字梧葉題詩涎臉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