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班妾辭辇的意思、班妾辭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班妾辭辇的解釋

《漢書·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 成帝 遊於後庭,嘗欲與倢伃同輦載,倢伃辭曰:‘觀古圖畫,賢聖之君皆有名臣在側,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輦,得無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後以“班妾辭輦”稱妃嫔之德。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嘉 班妾 之辭輦,偉 孟母 之擇鄰。”亦作“ 班姬辭輦 ”。 清 洪昇 《長生殿·定情》:“須仿, 馮嬺 當态, 班姬 辭輦,永持彤管侍君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班妾辭辇”是一個曆史典故類成語,源自《漢書·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基本解釋

典故背景

漢成帝(西漢皇帝)曾邀請寵妃班倢伃(班婕妤)同乘辇車遊後庭。班婕妤婉拒道:“古代賢君身旁皆是名臣,而夏商周末代君主才與寵妃同辇。若我與您同乘,豈不類似亡國之舉?”成帝聽後深以為然,不再強求。

引申解讀

  1. 德行象征:班婕妤以史為鑒,強調君王應重賢臣而非寵妃,展現了後妃的德操與政治智慧。
  2. 文學應用:後世用此成語形容女性不恃寵而驕,如三國何晏《景福殿賦》中的引用。
  3. 争議點:部分資料(如)誤将此典歸于《左傳》,實為《漢書》記載,需注意考據。

補充說明

此成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評價中,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仍是傳統文化中女性德行的典型範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班妾辭辇

《班妾辭辇》是一個成語,意為妾室主動辭去乘坐皇帝的辇車,也可引申為妾室主動辭去高官顯貴的地位。這個成語出自明朝楊慎的《太常清議斬弘文院人議集補遺·苦心訂補丐亭三晉》。

拆分部首和筆畫:班(石字旁,4畫)、妾(女字旁,8畫)、辭(言字旁,辛字旁,8畫)、辇(辛字旁,車字旁,巴字旁,10畫)。

來源:《班妾辭辇》一詞的原型源自中國古代男女婚姻風俗,妾室是指男子的妾,在當時的社會地位相對較低。成語《班妾辭辇》是在以帝王、高官顯貴為象征的辇車前辭去身份地位,表達出妾室婉拒富貴地位的意願。

繁體:《班妾辭輦》。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常有變體寫法,例如《班妾辭辇》的古代寫法為《班妾辭輦》。

例句:

他的妾室不願意過上奢華的生活,所以選擇了班妾辭辇。

組詞:班駁、妾身、辭章、辇車。

近義詞:班師、辭職。

反義詞:富貴榮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